[梁祝]爱上马文才_第179章

清舟向晚Ctrl+D 收藏本站

祝英亭兴致勃勃得很,电视上不是常演么,虽然好多演员不过是在装模作样,可是丝毫不影响美感好吗。

山长夫人净了手,焚了香,这才坐下来,款款而谈,无非就是些关于古琴的基础知识: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祝英亭从刚刚开始的兴致勃勃变成后来的昏昏欲睡,这师母,教人弹琴就弹琴吧,还要说这么多。好吧,他也知道这是古琴入门必须所要具备的知识,可是,听着实在是太枯燥了!

转过头去看马文才,只见他抿着嘴唇,端正的坐着,无比认真的听着师母说话。似是感觉到了祝英亭的目光,他回过头朝他一笑,凑过来低声问道:“英亭,怎么了?”

祝英亭苦着脸,撇撇嘴:“听起来好枯燥,我什么都不懂。”

马文才在桌子底下捏捏他的手,软语安慰道:“没关系,回去我教你。”

祝英亭瞪大眼睛:“这个你也会?!”

马文才看出了他眼里的震惊,被这样的眼神望着的感觉实在是太好,尤其是祝英亭这样的眼神。作为一个男人,任谁被自己爱的人这样看着也会有些飘飘然,他自然也不例外。但他只是微微的勾起嘴角,淡淡一笑,反问:“很奇怪?”

祝英亭星星眼,很老实的回答:“是有一点奇怪,不过真是好厉害啊,我怎么感觉你什么都会的样子……”

马文才顿时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千万不可就这样表现出来,因此他很是谦虚的回道:“哪里哪里,我不会的还有很多。”

“比如说?”

“生孩子。”

祝英亭嘴角抽搐:“……我是该说你谦虚呢还是谦虚呢还是谦虚呢……”

马文才的脸皮堪比城墙:“过奖。”

山长夫人已经说到了琴的摆放以及古琴的音域,祝英亭决定不和此人比脸皮,这不是鸡蛋碰石头自寻死路么。

“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面。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这一番话说完以后,山长夫人看着台下的殷殷众学子,笑道:“好了,我基本上把古琴的入门知识介绍了一遍,现在我们开始学琴。”

“首先,琴人入座,琴容端庄。入静,双手悬空。松肩、垂肘、顺腕。右手附岳山附近,手指自然伸展。”

祝英亭坐在下面,虽然耳里听着山长夫人的话,想要照做,却发现手指有些僵硬。与讲台隔得又有些远,山长夫人的动作看起来很是模糊。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