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有为家_第460章

初吻江湖Ctrl+D 收藏本站

  毕竟张家也不是官宦世家,在朝中没人扶持,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那三月十五,就开院收生!”吴有为眯起了眼睛,特意挑了跟后世“3。15"一样的日子。

  书院说白了也是收钱教学的地方,他得对得起消费者啊!

  尤其是再穷不能穷教育,他那书院绝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地方,连火墙地暖都有。

  还有上下水,专门的打扫人员。

  林素管家找了附近好几个贫困户过来上工,每个月给的工钱不少,附近的村子谁不说吴佣老爷是个大善人?

  而那些给吴家村干活的人,在吴家村建设完成后,又让吴有为留下,给他整理他那片杏林。

  杏树在开花的时候,一片粉红,杏花春雨不为过。

  山林都是需要人照顾的,挖坑栽树,看守,除虫等等,于是吴有为也没让那些人失业,反而都让林素管家跟他们签了长工契约,工钱高,待遇好,只要认真干活,工钱是月月发,逢年过节还有红包和肥肉分。

  以至于莫灵山庄那一片,比哪儿都干净,那些人恨不得连片枯草叶子都不留。

  “可以!”张升道:“不过我们也要准备会试,这教书的事情....。

  “请三五位大儒来就行,只要有举人功名的就可以。”吴有为道:“还要聘请两位秀才,教导幼儿三百千。”

  “这个可以!”张升道:“我认识两位老秀才,他们不是没有才华,就是家里........ 你看?"

  “没问题,家眷都能接过来住,我那里有给教师们预备的院落。”吴有为大气的道:“家眷可以在学院的食堂做个饭,也有一份工钱。”

  张升闻言大喜:“大善!"

  回头张升就真的联系了两位老秀才,一个姓张,一个姓李,这俩人都带着自己的老伴儿,张老秀才有个女儿已经外嫁,女婿是个开药房的大夫,祖传的医术,已经生了一儿一女,说好了将来为二老送终;李老秀才则是因为老伴儿不生育,家里也困难,当年考中之后,就一直没能再进一步,后来岁数大了就不想那么多了,干脆找地方教书育人跟老伴儿俩相依为命。

  也没个亲人,族中想给他过继个孩子他怕自己早死留下老伴儿被人怠慢,也不同意过继,就带着一点银钱跟老伴儿俩在京中谋生。

  万通也给吴有为找了两个秀才,跟张升找的人正好相反,这两个秀才都很年轻,不过家境不太好,在京中以给人代写书信谋生,只是京城居大不易,他们也只能勉强糊口科举是个费时费钱的活儿,他们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能消消停停的看看书。

  吴有为这里正好,老秀才精力不济,小秀才可以当助教帮忙嘛!

  且这里才几个孩子?

  活计轻松月钱又高,还能有时间看书温习。

  巧的是,两个小秀才,也是一个姓李一个姓.....

  大儒吴有为暂时没找到,但是他的学院可以先开学,然后他就将吴家村和家里的几个小孩子都一股脑的送进了... 家村学院。

  成化四年的春天,三月十五日,吴家村学院正式开学了!

第252章 陶文书院

  “吴家村.... 学院?”看到这个名字,张升他们不仅嘴角直抽抽,这也太直白了吧?

  “不如改一下?”杨一清也觉得辣眼睛:“改个好听一点的名字啊!”

  “这个不是挺好的吗?”吴有为觉得很有吴家村特色,尤其是这名字,一听就是吴家村的学院。

  “你这要是族学我就不说什么了。”杨一清道:“可你这是学院,就得有个好名字,你看看人家翠微书院?岳山书院?白鹿洞书院...., 那名字多有寓意?也有来历,你这个很容易让,人觉得只有吴氏族人或者亲眷才能来,上学的好么?”

  “那要叫什么?”吴有为怂了,他是个起名废,当初给小明德起名字都够绞尽脑汁了。

  “你这里周围都是杏树,不如叫杏林书院“如何?”张升提议:“也有‘杏榜高中’的意思。

  “感觉像是个教大夫的地方....”吴有为不同意:“何况,我下一个书院就是专门教大夫的地方,那个叫杏林医学院还差不多。”

  “你这还要盖个医学院?”张升觉得吴有为真是够厉害的,一个学院不够,弄俩!

  “当然!”吴有为道:“人食五谷杂粮,岂能不生病?到时候一个好的大夫可是能救不少人命,一个庸医却祸害无穷!”

  本来古代的大夫就够少的了,再来两个庸医,还活不活了?

  其余的人也觉得这“吴家村书院”更像是族学,所以都要求吴有为改个名字。

  “既然这里是教导学习的地方....“吴有为想了想:“不如就叫陶文书院吧!

  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

  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

  记得后世有研究的,据说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 4800 至 4300 年之间。

  绝对是最早的文字!

  “跟制陶有关系?”陶器在这个时代也是有一席之地的,只不过,那不是普通的器具么?

  “不是,是因为在上古时期....”吴有为只好跟他们说了一下关于“陶文”的事情。

  听的几个人神之向往:“这个合适!太合适了!”

  甚至张升将书院名字的由来,写在了纸上,让吴有为找人打造一个石碑,立在书院大门口。

  有未来状元阁老的字,吴有为当然乐意了。

  于是,陶文书院正式被命名,还有请来的先生,也都到位了,吴有为现在有跟人合伙做买卖,自然更不缺钱了。

  不吝啬花钱的下场,就是陶文书院一开门就只有一点学生,却架子拉得很大。

  三月甲子,免湖广被灾秋粮。

  因为罗伦那里已经实行了双季稻,如今正在尝试三季稻,粮食增产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