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式邂逅[出书版]_分节阅读_25

雅纪Ctrl+D 收藏本站

那几人相识已久彼此很熟,早混成了一团,他们像约定好了一样很少和陆巍峥搭话,一开口必定是冷嘲热讽。

时间一长,陆巍峥也懒得跟他们主动打招呼了,反正彬彬有礼换来的结果也是白眼,纯属自讨没趣。

陆巍峥天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在国内从未有过被周围人排斥的经历,他一直觉得被欺负之类的事情就像是电视剧里的情节,真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能成为电视剧的主角。

比如那些人故意给他错误的乐谱让他临时手忙脚乱,或者告诉他错误的地点让他白跑一趟被教授训斥……这些手段实在太幼稚,以至于他压根没兴趣跟他们计较。

好在老师和室友一直都很照顾他,让他心里非常安慰。陆巍峥就在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氛围中,读了六个月的预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升级。

+++++

F市总共有四个管弦乐团,除了唯一的国立乐团之外,其余几个的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

原因主要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比起外国乐团的票供不应求的情况,本地乐团的经营只能用惨淡形容。

其实很多来访的国外乐团都只是东拼西凑的临时乐团,正牌的并不多,可是大量不知情的听众依旧买帐。相反,本地乐团若不压低票价,或是花钱聘请知名指挥家和演奏家,票就很难卖得出去。

严锦听沈东云说,他到乐团后的第一场公演,现场的座位空了一大半。票价已经很低,场面还是这样难看。

当时的乐团成员们普遍缺乏自信,对演奏也无法保持着应有的热情。他们对乐团的未来毫无展望,排练的时候迟到现象严重、纪律松散,从台上到台下都是得过且过的状态。

可是这一切,在沈东云到来三年之后有了非常明显的改观。沈东云在乐团的地位超越了指挥,他为这个乐团付出过多少精力和心血,人人可想而知。

严锦是来参观乐团排练的。乐团在两个月后有一场重要的公演,国际知名青年指挥家殷霖将作为特邀指挥驾临。殷霖和沈东云是茱莉亚学院的校友,读书时二人关系很好,成天黏在一起。

今天同时也是乐团的开放排练日,部分乐迷可通过提前报名预约参观。某几个忠实乐迷一眼就认出了严锦,很是兴奋了一阵。

台上站着个新指挥,听说是经理的什么亲戚。初出茅庐,稚嫩得很。

一个好指挥,可以让一个乐团提升凝聚力,焕发新光彩。指挥这条路非常难走,首先要有音乐的感悟力和对总谱的解读能力,其次得有充足的交际手腕来驾驭整个乐团,当然,最好还要有商业头脑。

年轻的指挥拘束得很,完全无法放开手脚,指挥过程中一双眼睛从头到尾都黏在总谱上,没过多久就被沈东云厉声训斥了:

“你一眼都不看团员,还指望团员能看着你!?”

沈东云工作起来的状态,和平日温和好说话的模样完全不同。严锦见惯不怪。

裤子口袋里的手机微微地震动了一下。

有新讯息到达。

“昨天去了教授家里,吃到了久违的中国菜!虽然不怎么正宗,但比外头那些酸溜溜的面包和汤好一万倍,简直感动得要哭了……教授家的狗叫波比,实在太调皮,居然把我新买的裤子咬破了一个洞,呜呜~~”

结尾除了那句一贯的“不用回”以外,还附上了与狗的合影。照片里陆巍峥抱着一只很肥的哈士奇对着镜头笑,哈士奇斜眼看着他,一脸鄙视的神情。看起来人与狗的关系的确不太和睦。

不知道是因为这只哈士奇长得太肥,还是圣彼得堡的食物不对胃口,陆巍峥看上去似乎瘦了不少。

乐团排练完一遍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沈东云叫了休息,擦着额头上的汗朝严锦走过来。

“看什么呢?眼神那么微妙……”

“没什么。”严锦收了手机,神色如常。

“不老实啊。”沈东云挤了挤眼睛,不怀好意地拍他的肩,“我知道的,是陆同学的简讯吧?他过去以后一直跟你有联络。”

“我没追究你擅自把号码给他的事情,难道你现在想主动领罪吗?”

“啊啊,这种无聊的小事,表哥大人就不要在意了吧……”

严锦瞥了他一眼,不再多说。

他当然没有怪过沈东云,本来就是件无聊的小事。尽管那一晚沈东云和陆巍峥发展出了奇怪的友谊,是他完全没有料到的。

他也同样没有料到,陆巍峥去了俄罗斯一年多,竟然每天都发来简讯,几乎没有中断过。就算偶尔某日因为太忙来不及发,第二天都会连续用两条“补上”。

每一条的后面,都体贴地说了句“不用回复”,所以严锦看到现在,一条也没有回过。

他比陆巍峥要忙得多,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身体与精神皆处于疲惫状态的时候,看一看陆巍峥发来的消息,倒也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和放松。

他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对这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那些日常汇报来看,陆巍峥所经历的基本都是快乐的事情,好像他在异国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幸福满足。但严锦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和简讯一样形影不离的东西,还有blog里的“微微笑”。那人出没在他的每一篇日志下面,留一段长长的言。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