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典型重生_分节阅读_123

渔小乖乖Ctrl+D 收藏本站

“太贵了。”卷发阿姨不屑地说。

然后,卷发阿姨就开始和老板砍价了,双方你来我往。卷发阿姨脸上的表情始终没有变过,言语也不激烈,倒是老板的脸色像调色盘一样变来变去。最后,阿姨板着一张脸,用五十块钱拿走了两双鞋子,合每双才二十五块钱。

沈独清震惊极了。这孩子的三观都被重塑了一遍。

卷发阿姨走后,沈非浊拿起一双鞋子,试探着问:“老板,这个多少钱啊?”

这双鞋子的鞋面上有两只非常可爱的小猴子。

老板早就看到孟正和沈家兄弟了,当时以为他们小孩子家家的应该不是来买东西的。但这会儿他们问价了,他不能不回答。他知道这三个孩子肯定瞧见自己和前面那位顾客的讲价过程了,因此并不敢胡乱开价,给了个非常实在的价格说:“这双啊,二十二您拿走!”

沈非浊心里念着孟正那句从脚脖子上砍价的话,没考虑实情,学着卷毛阿姨的样子,理所当然地说:“太贵啦,两块钱卖不卖?两块钱,我就拿走啦。”

老板:“……”

两元店出门左拐,小祖宗您请便嘿。

孟正扭身把脸埋进了沈独清的肩膀里,把沈独清吓了一跳。孟正艰难地忍着笑意。不能笑,不能笑,绝不能被认真砍价的弟弟发现他在偷笑,哈哈哈哈哈。

-------------------------------------------------------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砍价这个,是我小姑姑!她带着她儿子和我一起去买鞋。店家开口60一双,我总听大人说这个姑姑很会砍价嘛,琢磨着她应该能砍到40一双,结果她竟然用50块钱拿走了两双???太厉害了,厉害到就算这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都忘不了。

“现代社会应该(不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是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二的题目,我觉得这个题目对正方很不友好啊。

因为辩论涉及到了后文情节——不是正正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之类的剧情啦——所以会稍微写一点这方面的剧情。_(:з)∠)_

祝大家除夕快乐,立春快乐。^0^~

第六十八章

孟正想要在寒假里做点小生意。

在重生前,孟正直到上了大学才算真正走出他老家所在的达河县。等真的走出去了,他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按说他老家那片地方比城市里落后,人们的消费水平都很低,所以东西应该卖得很便宜吧?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红旗镇上,大多数外来商品的售价都比城里贵。

同一个牌子的洗衣粉,硬是要贵个几毛钱;一模一样的整箱牛奶,能贵个几块钱;电子产品就不用说了,同一款手机能贵出两三百去。拿今天那个很会砍价的卷毛阿姨买走的鞋子来说,在瑞阳市的菜市场附近,这双鞋开价六十二,最后被砍到了二十五一双。但在红旗镇上,同样的一双鞋子少说也要开价八十,买家的砍价水平要是厉害点,估计最后能用四十五六块的价格把鞋子拿走。一般来说,这双鞋的售价不会低于五十块,卖家根本不愁自己的鞋子卖不出去。

“……这样的物价其实也算合理的,这里头肯定增加了运输成本。”孟正对沈独清解释说,“最主要的是,菜市场这边小摊子多,顾客的选择余地大,所以老板不敢开高价。但在我们镇上,能买东西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卖家比较好操纵价格。再有,其他商品也就罢了,像衣服鞋子这一类的商品,在我们那边,一年之中只有两个销售旺季,一个端午,一个春节,只有这两个时间点衣服鞋子卖得好,平时全都是淡季。商家自然是趁着能卖得动的时候可劲赚钱了。”

“因为端午和春节要穿新衣?”沈独清问。

“对啊,这是当地风俗嘛。人人都要穿的,谁不穿谁就没面子。”孟正颇为感慨地说,“赶上家里特别穷的那种,端午舍不得买新衣服,等到了春节时就一定要买了。哪怕是借钱呢,正月里怎么都要先穿上新衣服再去走亲戚。但凡家境过得去一点的,全家人都要换上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不讲究的,身上至少也得有一样是新的。我小时候,我家里就挺穷的,用钱肯定要精打细算,端午时不怎么买新衣服,但我妈一定会想办法把春节买新衣服的钱预备出来。”

要是春节不穿新衣服,一个是寓意不好,越是穷就越要穿,要不然在新的一年里也是穿旧衣服的穷命!另一个是因为被村里人看到你家身上还穿旧衣服,他们当面不说,背地里也会嘲笑你,到时候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了。

红旗镇底下有多少村子?每个村子里有多少人家?这些人在预备年货时可都是要去红旗镇上买新衣服的,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里头的市场有多大了。

“我们红旗镇的老汽车站那边有一大块空地,等到过年时,老百姓们会自发聚集在那里摆摊,卖点自家种的橘子柚子什么的,也有卖红薯粉、葛根粉和野味的,没有什么收费不收费的说法。我就想去那边摆个摊子。”孟正说。

按照孟正的设想,直接去批发市场进货,成本并不高。还是用那位卷毛阿姨买走的鞋子举例,她花二十五块钱买了双鞋,说明店家卖二十五还有得赚!一样的鞋在红旗镇开价八十卖五十,孟正不开这么高的价,他直接说“随便挑随便选,摊子上任意三样卖八十”,你猜他的生意会不会好?要是有人想给自家孩子置办一身,衣服裤子鞋子加起来正好三样,八十就能得了,这多便宜?

“我暂时是这么想的,摊子要摆两个。一个摊子我自己看,就是那个三样八十的,谢绝还价,最多搭送一双袜子,靠走量赚钱。另一个摊子上的货要进得稍微好点,当然售价也会稍微高点,我打算让我两个姐姐来看摊子。”孟正说。他的亲姐孟朵可以给人开价陪人砍价,他的堂姐孟欣华就负责收钱找钱。

两个摊子分别盯住了红旗镇上的低端和中端市场。

“虽说我设定的价位总体偏低,但我应该不会对本地市场造成什么冲击。过年时的市场有多大?人人都要置办新衣,一年就指望这么一次呢。我再是能进货、能卖东西,我能吃掉多少市场?这不至于就招了别人的眼。”孟正说。

孟正真是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他先抽了几个周末逛菜市场,那是在了解市场。然后,他还打算再抽几个周末去逛下批发市场,为自己联系进货渠道。

这个进货渠道很重要啊。

打算交给两个姐姐看的那个精品摊也就算了,姐姐和顾客们讲价还价肯定需要耗费时间,出货量只怕大不到哪里去。但孟正计划着自己要看的那个摊子,三样八十元随便挑随便选,出货量肯定会非常大。出货量大,进货量就会大。哪怕每件单品的进价只差了几毛几分,累积起来都会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

再有,进货到底进多少也是一个问题。出货量大,到底大到那种程度呢?孟正不敢往多了买,因为他只能在年前做做生意,年前走不完的货就只能压在家里卖不出去了。但他也不能把货进少了,不然年前临时加货肯定很不方便。

这里头一堆的事儿!

刚开始琢磨着要做这门生意时,孟正觉得自己的想法很不错,肯定能赚钱。但真把想法付诸于行动了,他就知道麻烦了。好在,事情很快就迎来了转机。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