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门神断_分节阅读_547

桃之夭夭夭夭Ctrl+D 收藏本站

穆清彦笑道:“也是机缘凑巧。先有翟俊飏,又有净闲,都是家宅不宁受累。若他们不来寻我,我也不费那个事,既然都送上门了,犯不着再拒之门外。有备无患吧,总归不是什么大事。”

“我只怕你太累。”

“着实有些累,所以才跟她说要迟些时候。我们先回凤临过节,歇足了再说。”

“也好。”端午节过完,无南县令之职也会落实,若真是姚文石,飞仙镇那边的安排就能派上用场。

原本打算第二天离京,因着净闲的委托,少不得再盘桓两日。

净闲虽也是寻人,却跟翟俊飏的委托不同。翟俊飏要找的人,只需按照时间回溯,按图索骥,简单的很。但净闲的乳娘消失的时间太久。

据净闲所说,乳娘在其母亡故半年后因病离开了刘家,那时净闲三四岁。最初,乳娘还在京城,直至净闲继母入门,起码有一年的功夫,见继母待她很好,乳娘才离京。继母万氏入门,是在尹氏亡故两年后,做了一年贤良后母,第二年生下一子,那时净闲六七岁。

又两年,万氏得一女,仅又一年,又添一子。

那时净闲不足十岁,万氏却布置了两三年,终于使得刘家所有人都默许了净闲出家。也是在那时,净闲被送到明月庵,一住七八年。

从明月庵脱身出来,净闲十七。

转眼快两年了,净闲已十九岁。

如此一算,乳娘离开京城已有十二三年。

若要穆清彦去回溯十二三年前的事,那是没法子的,好在有其他办法。

乳娘嫁给王府小管事,两人得了恩典被放出来,又开铺子做过买卖,按理,当初即便是尹氏亡故,他们也不必离京。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尹氏虽不在,但还有康郡王府呢,好歹托赖王府,做个生意寻常人不敢欺辱,小日子足以过得安稳富足。

这倒也罢了,兴许夫妻俩攒足了钱财,思念故土或亲人,想要回乡安居,也是常情。

那么,只要探明白金姓小管事家乡何处,去走一趟便可。

只是,穆清彦疑心乳娘离京不那么单纯,净闲又颇多顾虑不敢直问康郡王,那么乳娘一家回原籍定居的可能就不那么高。但是,穆清彦依旧不得去走一趟。只因乳娘离京太久,他没办法直接用异能回溯去寻找踪迹,但十来年间,不论那家人住在何处,很有可能会回乡探亲亦或者上坟祭祀,亲自走一趟,或从当地探些消息,或能回溯些有用信息。

前后花了四五天,总算打听明白。

一个小管事的家乡并不难打听,但这事儿不能声张,怕惹人追问猜疑,所以不好直问。人又是十二三年前就离开了京城,寻个由头去问人也颇费点周折,好在事情都办成了。

王府的那个小管事叫做金六,专管康郡王夏日消暑的小院花草。事儿虽小,但能在郡王身边服侍管事儿,身份地位就不同。

要说这个金六也有点儿来历。

金六家贫,他行六,家里实在养不活,正好有个同族老叔想收个干儿子养老,金六就被送去了。那时金六才三四岁,还算机灵,被瞧中了,之后便带到京城来。金六这个养父是个太监,乃是服侍康郡王的,一直以来尽心尽力忠心耿耿,得了郡王恩典,这才收养个孩子。

金六凭着这层关系,在王府里颇有前程。

当初金六娶了尹氏的贴身丫鬟,据说就是康郡王做的媒。

要说这康郡王对待尹氏这个表妹是很不错,或者说,康郡王对待尹家人都挺关照。当初尹氏出嫁,康郡王给的添妆不薄,之后刘宾做官,康郡王也暗中关照。

金六家乡在河义县,距今京城很远。

据说当年金六夫妻离开京城,是送其养父归乡安葬,此后就没再来过。金六养父的确是死在那一年,棺材在城外庙里寄存了大半年,金六处理了店面,这才在年底携妻带子,扶棺归乡。

四月十二,陈十六设宴为两人践行。

践行宴就在一家颇有名气的大酒楼,轩窗一开,对着热闹的大街,很有几分趣味。如今已经入夏,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热很是舒坦,又是花红柳绿的季节,也是文人学子们活跃的时候。

巧得很,大街对面也是一家酒楼,今日某个诗社开社便在那里,隔着街都能听到吟诗作赋。

陈十六一面给他斟酒,一面说道:“竹林诗社,穆兄可听说过?”

“竹林诗社?”穆清彦觉得有点耳熟,略一回想,不大确定的反问:“有七才子之称的那个诗社?”

“就是他们。”陈十六点头。

文人学子们喜欢吟诗作赋、讨论学问,通常会三五好友集结诗社,定期开社。有的人参加诗社是与好友同道切磋学问,有的人参加诗社是为人脉、名声,不管目的为何,大小诗社都很盛行,有一些便很有名气。

这竹林诗社的成员都是国子监学子,皆是地方官学举荐而来,年岁都在三十岁以下。这些人有些背景,但这点子背景在京城根本不算什么,倒是才学不差,有那么几个风流人物广为人知,外人称“竹林七才子”。

要说这个诗社扬名,跟付景春有点关系。

付景春是个喜好文雅的,常跟三五好友赏景作诗,但因着他们身份敏感,并未集结什么诗社,也不去入诗社。倒是有回意外遇上竹林诗社开社,听了几首诗,颇为不错,夸赞了几句,才有点来往。

正说着,便见有辆马车停在街边,下车的正是付景春。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