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当大佬[系统]_分节阅读_292

帝休Ctrl+D 收藏本站

五年前,他随荀爽回到家乡颍川,劝说当地士族迁族。结果多数人抱着与郭图一样的想法,认为颍川为四战之地,朝廷不会放弃,便不愿意迁搬。

结果黄巾军残党起事,袁术霍乱,匈奴又乘机烧杀劫掠,整个颍川沦为人间炼狱。不说普通百姓的凄惨,就连士族都伤亡无数,被迫迁离故土。

荀彧感慨不已。

事情发生后,随荀氏一同迁族的士族唏嘘万分。不少人登门道谢,感激荀氏令他们免于灭族之灾。

阳翟辛氏的辛毗、杜氏的杜袭等人前来投奔他,请求他出兵颍川平定战乱。但当时糜荏已领兵攻打匈奴,荀彧无能为力,只得安抚、并将几人推荐给糜荏,如今都在朝中为官。

糜荏捏捏他的手指,然后询问他:“不说这些,文若可有安排扬州刺史、益州牧的好法子?”

这是糜荏近来烦恼的事。

他本想再等一等,却于前几日收到益州刺史郤俭贪污受贿、大肆敛财的消息。

太常刘焉借此进言道:“糜丞相,如今天下纷乱,各州刺史、太守趁势行贿买官,盘剥百姓,使得战乱又起。臣觉得,应当挑选清正廉明的官吏来担任各州、郡的长官,以此安定天下。”【1】

语罢,更自请为交州牧。

糜荏看得出,刘焉一则是为想做出贡献,二则是要躲避中原战乱。

便应允此事。

他不应不行,如今汉室微末,朝廷在推举州牧、刺史官吏时,会不自觉偏心汉室子弟。

但糜荏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哪怕是不为自己考虑——他身后有糜竺等人,以及跟随他的荀彧等人,他都不可能再退回朝臣之位,去尝那“飞鸟尽良弓藏”的凄惨境遇。

势必要夺取刘氏江山,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新天下。

交州暂且可以给出去,是因为它最为偏远,即便将来刘焉起兵也逼迫不到中原。但是益州、扬州,不行。

可若是不让他们沾手,又能选择谁呢?

荀彧思索道:“或许可以令蔡邕为扬州刺史,以皇甫嵩为益州牧。”

正是一语一惊醒梦中。

原先的益州刺史郤俭贪污受贿,势必要罢免。除此之外,益州十四郡天堑惊险,易守难攻。必须要派遣安分守己之人,以免将来据守而攻,成为糜荏的心腹大患。

由此,新的州牧不仅要是德高望重之人,还需要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条件一一摆明,皇甫嵩自然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作为朝臣,皇甫嵩没有二心。他履历亦足够显眼,够得上一州长官之位。

蔡邕稍微差些,但他早年为躲避党锢祸患,隐居江南二十余年。这么多年下来,哪怕他再沉默,他的才学、品德也已被当地士族知晓,获得对方的尊重。

将他派往扬州,正好能与当地士族联合,开经立学、劝诫百姓农桑。

糜荏豁然开朗。

于是翌日回朝,糜荏下令皇甫嵩为益州牧,蔡邕为扬州刺史,待来年正月雪退后到任。

又令荀攸、黄忠为从事,辅佐皇甫嵩;令钟繇、徐荣为从事,辅佐蔡邕。

正如荀彧计算,百官对此勉强赞同。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皇甫嵩、蔡邕如今年迈,两人都已五十余岁,一人前往各自的州郡说不准会出什么问题。令而立之年的荀攸、钟繇督兵辅佐,很合适。

荀攸、钟繇两人却很快反应过来,敏锐地发觉到其中的政治意义。

——皇甫嵩、蔡邕年纪大了,在州中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令他们同行,是为加深两人在当地士族权贵之中的声望。

益州奸险,需要计谋夺取;扬州平静,与士族交好即可。

毕竟钟繇与蔡邕一样文采斐然,除通经史、善于辞赋,又精书法,这就是与蔡邕交好的扬州当地士族,联络的最佳方式。

这样的夺权,换一个人心中可能会不悦,会忌惮,但皇甫嵩与蔡邕,决计不会。

与好友卢植完全一样,皇甫嵩不喜争权夺势,多数时间极为沉默。先前他放过糜荏在家乡的亲人,被何进迁怒罢免;后来受董卓征召,又触怒董卓,差点死于狱中。

还是糜荏入长安杀了董卓,释放的皇甫嵩。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他不会为难荀攸与黄忠。反而会因为这两人是他麾下智囊与猛将,重用他们。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