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主流宫斗_第219章

忘却的悠Ctrl+D 收藏本站

  如果大家还记得沈静姝父亲的位置的话,就是对方正好是我们家主角他爹的顶头上司。

  这还是嫡系男丁,旁支的成就更是不知凡几。别的不说,他们就没秦家那种变态的规矩,也没士农工商的严酷阶级观念。

  再加上各种姻亲。

  韩家,可以说是妥妥的世家大族。

  以底蕴来看,甚至能压后族一头。

  这还是如今,早年可更加辉煌了,因为宁王夺嫡失败,韩家开会决定,渐渐的把中心往江南转移,免得刺了皇上的眼,反而阻碍了家族发展。

  等到下代君王登场后,他们才能慢慢的重新杀会权利中心。

  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推论,至少给人感觉安全。

  人心隔肚皮,君心难测,一整个家族的安危和发展不能寄托在宁王口口声声的兄弟感情上。如果皇上要暗搓搓的收拾人,他们防不胜防。只要打压一下他们的年终评定,就足够错过一大堆好机遇,不是谁都有黎崇那么逆天到让你无法忽视的才华的。

  可谁都不是那么甘心失败的,尤其是自己大好的前途被司轩逼迫远走他乡偷偷发展(司轩:啥?),偷偷摸摸的只能等待下人皇帝登基才拼命起复。

  要知道离开了一个圈子要回去得花数倍的时间。

  所以当他们接触到了看似表面风光实际上困难重重的秦家的时候,人生的另一盏灯点亮了。迁徙计划也不急着迁徙了。京城的人也不急着撤出了。外放的人继续外放,做个姿态给司轩和宁王看。

  与其说是韩家给了秦家许诺,不如说是双方的需求滋长了他们彼此的野心和欲望。

  只不过现在所有的计划都戛然而止了,秦牧之这个蠢货!!!!

  在得知秦牧之失手,韩家的人就集体开会了。别说两手准备了,N手都做好了。最小的孩子全部被秘密送走,对外说是病了,实际上早就派心腹带着孩子改名换姓的远遁。只求留一丝香火。

  在得到宁王一无所知的情况后,虽然诧异,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情况有两种,一种,秦牧之讲义气,并没有把他们供出来,这一点,在黎崇亲自前往接驾后他们就不抱希望了。(黎大人威武雄壮。)

  第二种,就是司轩瞒下来了。

  看来司轩还真的是为了可笑的兄弟情义,以及顺便为了皇家面子,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倒是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契机。

  要论完全毫发无损的从这件事上脱离,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要他们也假装不知道,等着当今温水煮青蛙慢慢的把整个韩家煮得干干净净,他们也做不到。

  他们必须有所行动了,蜥蜴断尾,破釜沉舟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

  计划很简单,看起来也很荒唐,那就是刻意的跳到皇上面前找茬,犯错。让宁王也看到他们犯得蠢。

  然后该怎么罚就怎么罚,最好罚得他们这一代没有任何崛起的希望。可至少能抱住大部分人的香火性命。

  主动犯错,把惩罚弄到明面上来,让宁王把目光放到了彼此的矛盾上。

  同样是皇家教出来的孩子,宁王注意到了,司轩就很难进一步打压了。

  否则他怎么对哥哥解释,惩罚已经够重了,还偷偷摸摸的压人?

  于是他们快速的行动了起来,早在司轩回京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人,而作死的内容也相当简单。

  他们联系了赵家(姻亲),没错就是赵淑仪家。

  赵淑仪很不满她如今卡在的局面。之前她宠爱平平,却意外得孕。

  隐忍三年,儿子活泼可爱,聪明健康,自己这三年又花大力气保养,容貌上一点都不输给如今的新人。更是借机改正了之前让皇上不满的一些浮躁气息。

  记忆是能美化的。自己的那点瑕疵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淡化。

  又通过儿子,不让皇上忘记自己,还能不停的间接美化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回忆。塑造一个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的慈母的形象。

  按照计划,三年过后,皇上再度重新看到她,带着时光中的怀念以及和区别以往的惊艳。

  自己肯定会得宠。

  到时候有位份,有儿子,有宠爱,还有钱。

  她就不信了,这后宫还有谁能是她的对手。

  司轩一贯念旧,只要自己不犯错,以后哪怕他又换最爱了,只要自己不犯错,地位就会很超然。固定的宠爱是不会少的。

  比如,慧昭仪,乐充容。

  可是事情完全不按照自己计划的来。

  好吧,君宠这种事情,求不来就求不来。当年就不是宠妃,这三年虽然包含希望,可也不是白白修身养性的。

  但是为了儿子,宫权这东西,她必须夺一夺!

  赵淑仪也算是老人了。相当了解那位正宫娘娘。她若是挑帮手,绝对不会挑有儿子的自己,更不会挑主动送上去贴着她的。

  故而她只能让这位皇后娘娘陷入麻烦之中了。

  到时候皇后分身乏术,焦头烂额,沈静姝一个人是撑不住后宫的。自然需要一个人帮忙,而她……

  绝对有把握拿到这个辅助的宫权。

  赵家和韩家的合作可以说是快速又默契,但是赵家绝对不知道的是,她们是冲着成功去的。韩家是冲着失败去的。

  韩家准备的事件绝对不只是这一件事。光后宫风云不够皇帝“惩罚”他们。

  皇上重新开朝的第一天。

  就有几个寒门学子在状元楼大放厥词,春闱的时候那些考的好的人,无非就是仗着自己有好的出生,好的老师,好的门路。

  他们这些寒门学子,要钱没钱,要书没书,想要学习连途径都没有。

  别说束脩了,笔墨纸砚都买不起,蜡烛也点不了。一次不中,那就得赔掉全家几年的积蓄。有时候中了都没钱考下一科。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