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宫花为聘[红楼]_第144章

无法忘记的遗憾Ctrl+D 收藏本站

从路易斯的口中,贾琦知道了很多事情,当然,在不知不觉中,路易斯自己也被贾琦套了话。

有了路易斯提供的消息打底,又有鸿胪寺那边送来的各种消息做支撑,贾琦很快就准备好了来年正式跟这些欧罗巴世界打交道的准备。

而欧罗巴诸国使节则被贾琦打算将儿子过继出去一事惊呆了。

对于这个时期的欧罗巴人来说,让自己合法的婚生子跟别人姓也就算了,还送上大把大把的钱财,这种对自己和自己家族根本就没有好处的事儿,谁会做?

毕竟,这个时代的欧罗巴,采用的是长子继承制。所有的法律都是保护长子的利益的。家族中的绝大多数财产也只能由长子继承,次子和幼子最多也只能那些钱财出去过活。土地这种固定资产,次子和幼子肯定是没有份的,除非他们的哥哥死后还没有儿子,他们才有这个机会继承哥哥的财产。

如果把东方社会的财产继承相关法令和西方社会的法令放在一起比较的话,西方社会对长子的利益的保护比东方社会更加严格,这也造成了西方社会的次子、幼子在财产继承方面得到的待遇,甚至连东方社会的庶子都不如。

所以,来自欧罗巴的使节们比大魏人更不能理解。

他们不能理解的是,贾琦为什么要把大笔大笔的财产往外面送。儿子送出去了也就算了,这大笔大笔的财产往外面送是什么鬼?

而大魏人对贾琦的行为的感觉就是,贾琦大概是觉得自己的钱财太多了,所以打算把次子过继回岳家,顺便把家产也分出去一些,这样,将来有事情的话,贾家这边倒了,林家借着林文正的名头还能够保住一部分,也能够照应到贾家这边的兄弟们。

大魏人会反对,那是因为贾琦过继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大魏的传统以及相关法令,至于钱财,那倒是其次。

大魏人的这种态度,引起了欧罗巴人的广泛好奇,欧罗巴诸多使节也非常关注此事,尤其是阿尔伯特亲王,更是连街头巷尾的老百姓的议论都没有放过。

他觉得,这是自己了解这个国家的好办法。

虽然是贾赦的遗命,虽然有贾家的女婿们作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钱财还是其次,谁都知道,贾蔓一旦过继回林家,贾琦肯定会奉上至少三百万的家财。可是这些钱财哪里比得上林如海留下的政治资本。

不说林文正这个名头,就说红薯、玉米等海外作物,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以前高宗皇帝和世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国家和朝廷还极力掩饰林如海跟这些海外作物的关系,可贾琦在自己的庄子上可没有忘记给林如海做宣传。现在,大江南北,只要是种植红薯和玉米的地方,老百姓一提起红薯,就会想起林如海。

可以说,林如海如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可比大魏三任君王高多了,许多人家都在家里供着林如海的牌位。

虽然林如海已经死去多年,可他留下的政治资本并没有消散,相反,还有急剧膨胀的兆头。

江苏省那边,很多人都想跟林如海搭上关系,姑苏那边,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想跟林如海搭上关系。当然,如果能够把自家的孩子过继过去,那就更好了。

更妙的是,林如海已经死了,林黛玉出嫁也有许多年了,这种事情,只要林氏一族自己家里决定就好了,最多等完事儿了,再通知一下林黛玉就成。

唯一的问题就是,当初林如海死后,世宗皇帝让人料理林如海的后事,不止把林如海和林家当成了绝户人家料理,还把林氏一族当成了绝户人家料理。

也就是说,姑苏很多人家想跟林如海攀上关系,但是,世宗皇帝料理林家的处理方式在那里摆着。如果他们想把孩子过继到林如海名下,就必须先推翻世宗皇帝处理林如海后事、把林家的族产祖业收为国有的决定。

这也是贾琦的倚仗。

因为贾琦不会向朝廷要早就被收为国有的林家族产祖业,相反,贾琦还有可能花大价钱把林家原来的坟茔和祭田都给买下来。

这也是贾琦的优势。

其实包括皇太后和内阁的其余两位宰辅,甚至包括户部的那些官员都没有找贾琦的麻烦的意思,甚至连礼部都认为,林如海找到了红薯,让大魏不再为饥馁所困,是大魏、是华夏的大功臣,为林如海立个祠堂,让林如海永世都享受香火,这一点都不过分。

一直在找贾琦的麻烦的、不同意贾琦把儿子过继回林家的,就是御史台的那群御史。

嘴皮子官司打了一年有余,贾琦都回到内阁了,这过继的事儿依旧还没成。

这事儿皇太后不好开口,祁谦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会开口问的人,自然也只有梁鉴了。

贾琦道:“诸位御史大人能够坚持国法,这是好事儿。至于我想把犬子过继到林家,除了家父临终前的交代,也是不忍让老师家里断了香火。毕竟,我姓贾不姓林。”

第68章

自然就有人问起琴玑的首饰的来历了。

琴玑道:“这些都是我的嫁妆。按照我们远东的传统,婚约一旦成立就要准备嫁妆。首饰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毕竟很多时候,首饰是可以当成货币的。包括我的未婚夫下定的时候送给我的,包括我的家族为我准备的,包括继承自我的祖母和我的母亲的,我的首饰有一百二十盒。”

“一百二十盒。”

虽然不明白东方的一盒首饰是什么概念,但是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会认为一百二十盒就是一百二十件。

“是一百二十套吗?”

“不是,成套的只有一百零八套,另外十二盒,有的原本就是打算当做货币、在非同寻常的时候使用,有的干脆就是整盒的珍珠宝石。只要我愿意,我随时可以用这些珠宝为自己添置喜欢的首饰。”

这些贵族们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啊:

“夫人,您的国家真是富庶。”

“那当然,那可是黄金之乡!丝绸之乡!连土里都埋着金子!”

也有人对珠宝首饰并不感兴趣的:

“夫人,你邀请我们来王储的会客室,想来是对法国的税收有想法喽?”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安静。

琴玑道:“先生,虽然邀请你们来是我,可今天的会议却不是因为我想对法国的税收制度有想法。我不是法国人,对法国的历史、法国的文化、法国的传统也只了解了个皮毛,更多的东西,我也只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百科全书上略略看过一二。这样的我,怎么有资格妄议法国的律法?王储已经结婚了,按照东方的习俗,他在结婚的那一刻起就不是孩子,而是个成年人,应该背负起责任的成年人。法国的法律,王储必须能够背诵,法律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王储也必须了解。这是王储的义务,也是我征得王储的首肯后给诸位下帖子的原因。只是偶尔坐着马车驶过巴黎的街头,这并不能让王储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跟你们的谈话,能够加深王储对法兰西的了解。”

琴玑的话立刻引起了在场贵族们的好感。

当然,也有那不依不饶的:

“夫人,如果您有这个权力,您会怎么做?”

琴玑道:“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权力。”

“假如,我是说假如,您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机会,您会怎么做?难道您不是真心关心法国的人民吗?”

不得不说,这个人说得有些尖锐。

琴玑答道:“诸位的领地,诸位决定用什么办法治理,那是诸位的自由,我无权干涉。不过,如果您一定要问我,我只能说,我会购买一块土地,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治理。当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减少巴黎的乞讨者。”

杜巴丽夫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口的:“您想要土地,是这样吗?”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