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桓容_第744章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胜败五五之分,单看谁能拔得头筹。

  长安骑兵过境当日,桓嗣的上表即送出姑臧,由快马飞送向南,不赴建康,直奔天子巡狩之地。

  此时,桓容一行正准备动身,择陆路离开盱眙,西行淮南。

  相比陆路,水路更省时间也更为方便。奈何幽州近北,走水路有一定风险。谢安和王彪之经过考量,齐声劝阻桓容,行程慢点不打紧,安全为上。

  两人并不着急离开幽州,甚至想多盘桓些时日。

  在盱眙停留期间,所见所闻不说刷新三观,也差不了多少。

  城池不及建康,规划却更为井然有序。

  东城碧瓦朱甍、雕梁绣柱,象征士族豪强的地位和底蕴;南城为治所和兵营所在,建筑庄严肃穆,干云蔽日,整齐划一;北城百姓聚居,并在城外增建数里,木制和砖石的建筑混杂,鳞次栉比,高矮错落,带着幽州独有的风格,别有一番景致。

  西城为坊市所在,整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谢安和王彪之曾乔装出行,走进坊市,目光所及尽是面街的商铺,穿着各种服饰、操着各地口音的商人,以及往来市货的寻常百姓。

  随意走进一家店铺,不大的空间,窗明几净。

  靠墙摆放三排货架,架前设有木制柜台。

  掌柜站在柜台后,正提笔记录卖出的货物,两个伙计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着将货物包裹起来,装进客人带来的藤框和竹篮,动作干脆利落,很是干练。

  这是一家香料铺。

  摆在最显眼地方的是来自西域的香料。

  谢安和王彪之不晓得具体价格,随行健仆扫过几眼,确定没有看错,顿时满脸惊讶之色。

  “郎主,这里的市价比建康低了半成有余。”

  若是一样两样不算稀奇,可看做是商家招揽客人的手段。

  关键在于,店铺之内,凡是健仆能辨认出的香料,都比建康价格要低。更不用说那几样认不出的香料,从空掉大半的口袋来看,需求量委实不小。

  “店家,”健仆得谢安之命,上前探问因由,“这些香料可是西域市来?价格为何这般低?”

  掌故抬起头,打量问话之人,扬起笑脸道:“听郎君口音,想是扬州来的?”

  健仆点头。

  “不瞒郎君,这价格是市价所定下,如若不然,还会低半成。”

  “为何?”

  “入城的胡商越来越多,带来的货物数量极大,且都急着出手,抢购幽州产的白糖等物,价格自然不会太高。不过,别看价格定得不高,他们将本地货物运回国内,赚得绝对不少。而且,价低的毕竟是少数,彩宝琥珀运过来,成色好的,市价反而更高。”

  健仆没说话,谢安和王彪之扫过四周,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异样。

  店家继续道:“小店的香料种类齐全,这位郎君可想市些?”

  健仆点点头,寻常见的香料买了几样。

  掌柜见生意不小,立刻走出柜台,亲自向他推荐起新到的香料,包括桓容做刺使时引入的孜然,讲明用法,还让伙计去对门食铺买些炙肉,当面请谢安等人品尝。

  结果没让他失望。

  本来是两千钱的生意,立刻翻了几番,超过八千钱。

  “承惠。”掌柜让伙计将香料装好,送到健仆跟前,道,“金银铜钱俱收,绢帛亦可。”

  以谢安和王彪之的身家,这点花费压根不算什么。命健仆将香料背起,迈步走向第二家店铺。

  于两人相类,随驾的郎君乔庄出行,彼此结伴,游性更浓。整日走下来,市买的货物堆成小山,随车的行礼为之加倍。

  走过专门开设食铺的长街,众人算是大开眼界。

  并非说他们没见过世面。

  事实上,以时下的条件来看,各家的厨夫都是顶尖,称得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不过,盱眙的食谱和酒庄不同他处,吸收各家之长,并有刺使府传出的秘方,不断改进烹饪技术,许多菜色样式,连谢安和王彪之都没见过。

  造成的结果是,在坊市走过一圈,不少人都生出类似的念头,带个当地厨夫回府。

  除此之外,众人将城中见闻牢记于心,日后出仕地方,会不自觉的融入施政理念。结合当地条件,为改造现状、复兴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

  当然,商业再繁荣,以农为本的思量依旧不会改变。

  游过坊市,谢安和王彪之随驾往城外乡里,和桓容一起走访田间。

  冬日将近,大地偶有新绿。

  不少农人忙着翻地开田,远远望去,阡陌相连,立在道边的田碑一块接着一块,横看成排,竖看成列。

  “陛下曾颁下政令,凡录入黄籍之民,丁男、丁女皆可授田。若开荒田,三年免粮税,并由治所发下粮种。”

  荀宥随驾在旁,为谢安等人解释。

  “白籍之民暂不由官府授田,但可以开荒。由里中散吏丈量,记录在册,同样三年免税,耕满五至八年即可为私田。”

  “幽州地广,数年下来,人口仍不及前朝三分。因丁壮有限,非有改良的农具,开荒之数恐不及如今一半。”

  华夏之地战乱百年,人口一度锐减,从巅峰时的几千万不断下滑,至晋时遍查天下户籍,得到的数目可谓是触目惊心。

  这种情况下,荒废的田地和村落随处可见。

  数年间,幽州招纳流民,奖励开荒,改良工具并施行仁政,效果逐渐显现。但要进一步恢复生产并大量增加人口,还有相当的长的路要走。

  推及到其他州郡,不提其他,人口就是一大问题。

  秦氏同样在推行开荒之策,肯定不会放任青壮继续南下。没有更多人口,想要将幽州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州郡,可行性的确有,却存在不小的困难。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