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桓容_第822章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秦玦的话更加直白,盖子揭开,把来人的脸扔到地上踩。

  “趁四兄不在想夺兵权?白日做梦!”

  “谁给你的胆子?!”

  “彭城对面就是淮南,淮南隶属幽州,是桓汉天子潜邸所在!”

  “桓汉天子当世英主,非遗晋可比。此处由四兄掌管,方能免起战事。如知晓掌兵之人替换,你且看看,桓汉明日就会起兵!”

  话中固然有夸大的成分,却非绝对的危言耸听。

  长安和建康暂时和平,不代表始终如此。

  同为汉家政权,为统一华夏,早晚会有一战。

  秦璟的威名传遍南北,有他镇守三州,哪怕只是名义上,建康也不会轻易起兵。不是害怕,而是需要充足时间的准备,调集足够的兵力。

  有备方能无患。

  现如今,朝廷欲收回三州兵权,还是趁秦璟领兵在外,如何能让将士服气?

  秦氏以坞堡起家,将士誓死追随,是敬佩秦氏的勇猛,是佩服秦氏对敌作战的强悍。如今秦策入主长安,称帝建制,曾掩藏台下的弊端逐渐显现。

  总体来看,长安要收回地方政权兵权绝不算错。为巩固君权,这是必须走出的一步,桓容也在做同样的事。

  然而,秦策和桓容目的相同,面对的问题却截然不同,施行的手段更是南辕北辙。

  更重要的一点,桓容直面的是地方豪强和高门士族,秦策面对的是追随多年的老臣,甚至要从儿子手中收回权利。

  两相对比,秦策心中甚苦,奈何有苦说不出,只能生生往喉咙里咽。

  桓容收回君权,不过是刚刚起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一切回到起点。

  秦策的问题更加严重。

  步子迈出去,未出多远就是深坑。挖坑的都不是善茬,后宫里还有刘皇后和刘淑妃在等着,当真是举步维艰,两步就要崴脚。

  奈何路是自己走的,脚下的泡也是自己踩的。

  夜深人静时,秦策独坐光明殿,常会凝神思索,事情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答案始终遥远,亦或是他根本不想得出答案。

  局面已经如此,回头的代价太大,对秦策而言,只能一步接一步走下去,哪怕脚下伤痕累累,也不能轻易退缩。

  太元四年,九月

  秦策的第二道旨意送入草原。

  之所以有这道旨意,全因之前传旨的官员在中途迷路,压根没找到秦璟,只能灰溜溜的回京请罪。

  知晓事情始末,面对跪在面前臣子,秦策发火也不是,不发火也不是。到头来,只能高举轻放,恕其无罪。

  退出光明殿后,官员一扫之前的战战兢兢,哪里还有半分恐惧。

  迷路是真,不想找到秦璟更是真。

  “四殿下率大军扫北,平定大漠贼患,有靖边扶鼎之功。官家糊涂,竟要收回三州兵权!”

  “荆、豫、徐三州兵权收回,交谁掌管?州刺使吗?岂能服众,简直是笑话!”

  众人言是为国考量,实则心中都打着算盘。

  忧心国境是一则,再有一则,秦策慑服豪强、加强君权的目的太过明显,众人如此反对,不过是借秦璟之名,为自己寻个借口,留一条后路。

  无论君臣之间如何谋划,第二道旨意顺利送入草原。

  不知该说传旨的官员运气太好还是太过不好,一路跟着骑兵的足迹深入大漠,溜达半个多月,遇上一场沙风,行李和人员损失大半,样子不比乞丐好上多少。

  实在没办法,正准备仿效前任返程时,突然遇上一队斥候,差点被当做奸细抓起来。

  官员当面表明身份,斥候仍是半信半疑。干脆将人绑上马背,一路飞驰到秦璟面前。

  “长安旨意?”

  大军正在一条小河旁休息,秦璟站在水中,亲手刷着马背。听部曲来报,动作忽然停住,引来战马不满的响鼻。

  “人在哪里?”

  部曲接过缰绳,牵走战马。秦璟抓起身侧的镔铁长枪,快步走到一处简陋的栅栏前。

  栅栏里是新得的牛羊,不日将送回西海郡,交给秦玚市往长安和建康。送旨的官员和十几个随从都被关在羊圈,一身狼狈,偶尔会被好奇的羊羔顶上两下。

  “殿下!”

  见秦璟走来,官员登时精神一振,大声道:“殿下,仆有长安旨意!”

  行到近前,秦璟命人将栅栏打开。

  “张少卿?”

  见秦璟认出自己,张蚝差点当场流泪。

  确认张蚝等人不是奸细,立刻有部曲取来食水和干净的衣物。十几人两日未进粒米,张蚝尚能维持礼仪,随行之人都是不管不顾,开始狼吞虎咽。

  用过食水,张蚝精神稍好,取出随身携带的圣旨,并未多言,而是恭敬的递到秦璟面前。

  秦璟挑眉。

  这个举动足见对方的态度。

  对于秦策,张少卿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敬畏。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