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桓容_第922章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即使桓伟和桓玄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也不能直接忽略,理当先于他人询问。遇有心结,亦可加以开导,以免让两人觉得不公,就此埋下隐患。

  从兄信中所言的“谨慎”,怕也有提点之意。

  想到这里,桓容莫名的想要叹息。

  凡事果真不能想当然。

  如果没来见亲娘,八成会继续忽略,始终看不到关窍。

  有今日之事,桓伟和桓玄表明心迹,再从几位叔父家理选人,估计就能顺利得多。

  桓伟和桓玄给他提了醒,与其不着边际撒下大网,不如定点垂钓。凡能代父入京的郎君,必定都是被重点培养。之前是灯下黑,如今定下目标,行事自然有了章程。

  如此一来,就无需劳烦亲娘,想说服叔父和从兄,自己写信就成。

  问题得到解决,桓容心情大好。向桓伟桓玄许诺,只要他们能熟记《太公六韬》,下次桓祎出海,就许他们跟随。

  两个小少年很是兴奋,当场拍着胸脯保证,必定不负兄长期望,熟背熟记,学以致用。

  桓容回到太极殿,将要动笔时,猛然间想起,桓祎的儿子已经三岁,也该问上一问。

  书信送出,桓祎隔日亲自入宫,当面表示,三岁看老,他的儿子和他一样,压根不是读书的材料,今后要么做个武将,要么随船出海。

  “阿弟要选嗣,几个从侄都是甚好。”

  显然,桓祎想帮儿子脱身,不介意和桓伟桓玄一样,卖一把兄弟和侄子。

  对此,桓容既感到欣慰,又觉得无奈。

  纵观历史,为皇位你争我夺乃至起刀兵的事绝不鲜见。到他这里,怎么偏偏情况倒转,连选个继承人都这么难?

  桓容准备给桓嗣等人书信时,秦璟已率大军抵达朔方。

  如之前预料,乌孙和高车的大军就在城外。营地绵延数里,近乎望不到边际。

  坚兵顿城,朔方城被围困多日,正岌岌可危。

第三百一十二章 撬动战局的棋子

  朔方城外,两军分别立下营盘, 大纛高牙, 旌旗烈烈。

  高车乌孙大军都为骑兵, 提前占据有利地形,只要号角声起, 随时可调集骑兵,自高处俯冲而下,攻入秦军大营。

  无视贼寇屡次挑衅, 秦璟下令按甲不动, 在营前布下拒马铁蒺藜等, 并令士卒伐木,在大营四周立起栅栏, 尖端向外, 成为又一道阻拦敌兵的屏障。

  白日里, 骑兵四周巡逻, 严防敌军刺探。

  至夜间,营盘刁斗森严, 每隔百步就架起篝火, 火把成排。

  武车架在栅栏后, 投石器架在车旁, 敌军胆敢冲营, 必当石落如雨,万箭齐发。

  见到秦军如此阵势,乌孙昆弥不由得心生警惕。做过几次试探, 皆无功而返,反而损失百余精锐骑兵。

  “昔日秦帝扫漠南,皆是以强对强,未见有这般举动。”

  在众人心里,秦璟虽是汉人,作风却比胡人更加彪悍。

  带兵横扫漠南草原,每战皆冲锋在前。面对多余自己的敌人,仍采取骑兵对冲,从未有过固守之事。

  不折不扣,就是一尊杀神。

  如今高挂免战牌,坚持不出战,究竟为何?

  乌孙昆弥的疑惑,同样充斥在高车诸部首领心里。

  思来想去,众人依旧是满头雾水,不明白秦璟为何会一改平日作风,无视己方挑衅骂阵,始终坚守营地不出。

  如果换个人,众人八成以为是兵力悬殊,主将怯战而已。

  可面对的是秦璟——声名远播、能止小儿夜啼的杀神,谁敢这么想,绝对是脑袋进水了。

  更重要的一点,秦璟扎营之处,恰好挡在攻城必经的路上。

  想要攻打朔方城,必须先破城外大营。而从斥候的回报来看,别说攻营,靠近射程之内,立刻会被射成刺猬。

  进又进步不得,退又不甘心,难道继续耗着?

  “这该如何是好?”

  乌孙高车在漠北会盟,联合出兵,貌似强兵劲旅,声势不小,一旦战鼓声起,必当无坚不摧。实则存在不小的短板。

  一来,双方的联合不似长安和建康,以两国为基,而是各部松散联盟,注定人心不齐,部落首领各怀心思。

  造成的结果就是,顺风仗能打,逆风仗堪忧。

  战事顺利且罢,如果形势对己不利,什么昆弥的命令、大首领的军令,统统丢在脑后,为保存部落力量,调头就跑绝不稀奇。

  二来,此番南下,目的是为劫掠。

  草原上遭遇大旱,草木枯萎,河流断绝,牛羊大批饿死。偏又生出疫病,患病的野兽和牲畜污染仅存的水源,使得情况每况愈下。

  乌孙高车联合,实为无奈之举。

  双方都忌惮秦军的威名,独自南下心中没底,拉上对方垫背,才增加几分信心。

  按照原计划,骚扰雁门、广宁、渔阳等地的游骑都是幌子,主要为吸引秦兵注意,掩盖大军的主攻方向,避免长安发现主力所在,提前集合兵力。

  随着大军逼近朔方,秦璟带兵驰援雁门,计划算是成功一半。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