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欢喜记_第442章

石头与水Ctrl+D 收藏本站

“先 帝是做了多年皇帝的,他在位时尚且有逆臣谋反。先帝一旦去了,留下咱们孤儿寡母,你年纪小,还要念书。我呢,以前顶多帮着先帝从旁处理政事,到底没亲自当 过家。这些宗室大臣们,哪个都不是好缠的,自然要掂量一下咱们的斤两。若咱们镇得住,他们自然忠贞臣服,若咱们镇不住,难保不会生出别的心思来。”宋太后 缓声道,“就如同蜀王,先帝在时也得叫他一声王叔的。在蜀地经营多年,如今见先帝去了,皇帝待他和善,他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穆瑜道,“朕对他好,是因为他是宗室长辈,朕敬他三分罢了。”真是不识好人心。

宋太后笑,“皇帝要记着,你一直对人好,人是觉不出你好来的。你先给他两巴掌,再赏他个甜枣,他才知你是好人,且不好惹。”

穆瑜深觉,他离他娘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不过,直到休息时,穆瑜才想起来,他娘还是没告诉他,他娘是怎么知道蜀王会谋反的啊?

蜀王之事,最终还是涉及到赵长卿,不仅是那块玉玦,还有蜀王在西山寺同赵长卿说过些什么,都在监察司询问范围之内。

赵长卿又一次见到了林随林大人。

监察司在蜀王一事上出尽风头,林大人却依旧是那幅高山终年积雪的模样,冷的很。

赵长卿如实说了,林大人道,“这事儿稀奇,怎么蜀王不给别人,单给你。你们别是同党吧?”

赵 长卿哪怕不懂朝中形势,也知蜀王倒了大霉。万一受到蜀王牵连,不要说她,连她家都要受到牵连的。听林随这话,赵长卿倒也没露出焦急模样,道,“我曾外祖父 少时与蜀王相识,听曾外祖父讲,因觉蜀王品性不佳,二人断交,以此玉玦为证。这玉玦,原是两只,共合成一个圆。我曾外祖父半只,蜀王半只,就此一刀两断, 再无往来的。”这些是赵长卿斟酌着编的,好歹尽量得把朱家择出来啊。赵长卿将两只玉玦给林随看,又道,“曾外祖父后来将玉玦传给了我,我在蜀中时,在成都 府的神仙宫偶遇了蜀王,他见到了我的玉玦。不过,先前只见了那一回,还有蜀王十五公子在畔,可以为证。上次中元节,我到西山寺给曾外祖父做道场,碰巧也遇 着了蜀王。兴许是人之将死,其行也善。这玉本就是我曾外祖父的东西,蜀王便将玉玦还给了我。就这么点事儿。”

林随挑起半根眉毛,“这么说,你与蜀王半点关系都没有了?”

赵长卿道,“就见过两次面,绝对没有任何关连。不信你们监察司去查查,当初蜀王府的密探净找我麻烦。”

“咦,你还有蜀王府密探的消息?”

“就是以前住在我家隔壁的杨玉芙,不过,她好像死了。”

林随问,“还有其他人吗?”

“柳举人举家回蜀中了。”赵长卿解释一句,“柳举人就是杨玉芙的相公。他家在蜀中的住址我倒是知道。”尽数告诉了林随。

“那个姓杨叫什么福的是蜀王府的密探,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林随:……

林随正色道,“赵安人,我们监察司办案是讲究证据的。你猜出来的事,可以不必跟本官说。”

赵长卿心道:还不是你一个劲儿的问个没完!

林随问,“听说赵安人和离了?”

赵长卿道,“这也与蜀王府的案子有关?”

林随唇角一绽,“无关。我是特意来跟赵安人道喜的。”

每次跟林随说话,赵长卿总有一种随时会被噎死的感觉,她看了林随两眼,面无表情,“林大人客气了。”

林随笑,“许多女人和离后都得去跳井,赵安人和离后过得是神仙日子,委实可喜可贺。“

赵长卿道,“只要不指望男人过日子,老天爷还饿不死瞎家雀呢,女人们本就不必去跳井。”

林随轻声一笑,起身告辞。临走前,林随忽然问,“我有些关于楚家的消息,赵安人想知道吗?”

赵长卿脸色猛的一沉,一手虚按的几案顷刻间化作齑粉,林随挑起一边眉毛,他身边的路人甲百户身形绷紧。赵长卿冷冷道,“不劳林大人费心。慢走不送!”

将赵长卿的一对玉玦当做证物收走,林随潇洒离去。

路人甲百户表示,“大人,您可别没事儿找死。我的天哪,吓得属下一身的冷汗。真惹毛了赵安人,她万一给您来上一下子,您可不得跟那几案一个下场。”

林随浑然未当回事,道,“难不成她还敢吃了本官不成?妇道人家罢了。”

路人甲百户心里琢磨着,哪天闲了,他还得再去买两身护身软甲穿,跟在大人身边,实在太没安全感了有没有。

监察司被宋太后委以重任,三司对监察司难免有些不快,原本觉着能压下监察司来查咸阳王暴毙之事,是朝廷对抗监察司的一次胜利。不想,监察司转身摘了这样大的一个桃子。

真能让人郁闷的吐了血。

蜀王都被请到监察司去了,刑部尚书打算,咸阳王之事,也就是蜀王干的了。大理寺少卿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偏生郑伯岩意见天大,郑伯岩坚持细查咸阳王之事。

郑伯岩素来有铁面名声,大家拗不过他,只得接着查,只是查案热情远不比以往。

蜀王一倒台,还在帝都的襄阳王立刻乖得跟孙子一般。

这位是昭文帝的兄弟,穆瑜的王叔。襄阳王态度之温顺,令穆瑜大为感叹,他娘的话果真没错。

他没给襄阳王耳光吃,襄阳王只看到他娘的厉害,态度便大有转变。看来,这世道还真是人善被人欺了。有此心得,穆瑜平日里愈发将架子端得足足的,小模样要多威严有多威严,看得宋太后心下暗觉好笑。

五公主对此的意见是,“哥,你能不能把下巴低下一点来,我只能看到你鼻孔啦!”

穆瑜:……

蜀王之事让朝臣多了几分谨慎,朝臣甚至担心宋太后借此事迁怒,进而朝中大清洗。这一节,倒是朝臣想得多了,宋太后并未有大清洗之意。她只令监察司严审蜀王一系,余者,该怎么着怎么着,与以往一样,未有丝毫变化。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便是中秋,中秋之后又重阳。

梨子受赵家之托来了帝都,同赵长卿道,“勇叔跟婶子接到你的信都吓坏了,勇叔原想亲自来帝都,偏生如今差使忙,也走不开。阿宁三不五时的要打仗,阿宇年纪小,也不放心他大老远的过来。正好我没事,到底怎么回事,信上说的也不大清楚,怎么和离了?”

旧话重提过,梨子不免痛骂夏家一顿,只是,如今赵长卿都和离好了,说这些也无益。梨子道,“勇叔奏章都写好了,看来是白白带来了。”亲手交给赵长卿。

赵长卿看过后,道,“原以为会很难,要早知道这样容易,就不必给家里去信了,倒叫爹爹和母亲惦记。”

“这样的大事,不论如何都该跟家里说一声的。”梨子道,“夏家这狗娘养的,和离了也好。幸而如今他家尚不发达,若真有发达那一日,还不知要怎么着。”

赵长卿不想再多说夏家事,笑,“你来了正好,梨果总是念叨你,苹果还没见过你呢。生得又白又胖,眉眼像梨果。”

梨子露出惨不忍睹的模样,“我还没说呢,这叫取了个什么名字。他自己那名儿就算了,当时家里没个念书人,随便取个名儿瞎叫。我一听他给大宝取得这名字,都不能信这是进士取出来的名儿。”梨果的儿子,叫苹果。梨子再吐槽一句,“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我家是种果园的呢。”

赵长卿听得直乐。

不管怎么说,日子还是越过越好的。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