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到古代做皇商_第67章

水墨清薇Ctrl+D 收藏本站

  户部尚书来得很快,行了大礼后,便从太监手里接过皇上让他看的信,然后整个差点没跳起来。老尚书皱着眉,他倒不是因为多种地能装满粮仓兴奋的,而是……“皇上,稻种两季有违天合,此人当诛。”

  “……”天子的好心因尚书的一句话而消失跆尽,“依朕看当诛者不是别人,而是你。百姓尚且寻找多产粮的法子,你堂堂的户部尚书,不知为天下粮仓多储粮,其心当诛。”随着天子话落,镇纸的玉石随着一起飞向户部尚书。这位户部尚书也不知是不是本能的反应太快,忘记了上面坐着的人是谁,居然身子向后退了一步,待退完之后似乎才反应不对,又往前,可他的动作已经把天子惹怒,直接命人将其叉下去。

  户部尚书被关进刑部大牢中,掌柜刑部的大人望着被关尚书乐,“尚书大人,咱这牢里不舒服,您且受些委屈。”说话带着浓浓的酸气,往年只要问户部要银子不是没钱,就是没钱,他们忍了,可只要进入户部的官员,没多久便能从青葱变成白菜,是不是也有点太过了。

  刑部的人办事效率相当的快,这边户部的人刚听到风,正在想着如何在明天早朝的时候将尚书从牢里救出来,刑部的人已经把户部尚书家走了一个遍,抬出了二十多个大箱子,还去户部尚书的书记转了一圈,也不知哪个手勤快,也不知摸到了哪里,居然发现了一个暗门,进出之后,倒没发现财帛之物,可拿出来的账簿和书信让刑部的人冷汗直流,不敢有一丝耽搁的直接进了宫。

  若是旁人,进宫哪有那么容易,可这位在刑部当差的人却是皇上的皇叔的孙子,递上腰牌进宫面圣还是能得几分通融。没一会儿一位小太监跑了过来迎这位大人进宫,一边走一边向大人暗示皇上的心情似乎不怎么好,等会儿且注意了。大人应声,随手给了个荷包,小太监倒没拒绝,小心的收好。

  “皇叔,这是在刘大人家中暗室里收出来的东西。”进了御书房,行了大礼之后,便把从户部尚书家里收出来的东西送上。一边的太监将账簿和数封书信呈到御案上。天子先翻了翻账簿,又随手拿了一封信,打开扫了一眼,然后就听“碰”的一声,拳头重重的砸在御案上。

  天子如何也没想到,他只是招来户部尚书问问两季稻推广的事,没想到会引出这么大的乱子。贪财不说,居然还通敌,把朕的银子拿去送给蛮子。天子越想越气,越想越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京城的风云变幻远在梧县是感受不到的,王修晋拒绝了村里所有人的询问,回复的话统一,此事已经禀报朝廷。村民们得知答案后便没有再多言,只是心中不甘仍在。分宗出去的族人却一点儿都不在意,他们正忙赶工,抓紧时间赶在年前把祠堂盖好,新一年的头一天,他们希望在新祠堂祭拜祖先。

  若说帮忙,他们干的活计还真没多少,不过一个个仍是干劲十足。看着高大的房子一点点有了模样,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的祠堂比村中的好太多,比起他们住家都好。在建祠堂的时候,大家也在想守祠堂的人选,必须忠厚老实的人家才行。

  祠堂建得非常快,除了赵四拉出来的队伍都已成手之外,过来帮忙的村民也是手脚麻利,刚也腊月,祠堂便修建完。王涣之为祠堂提写了匾额……王氏族祠。祖宗的灵位牌还未迁进祠堂,匾额由黑布包着悬在门上。

  村里的人远远的看着祠堂,说不羡慕是假的,有些人暗后悔,有些人则气那些能够一同分出宗的人,还有说酸话的,只是话出口,便被众人数落。什么叫只是个供牌位的地方,建那么好有什么用。“放你个狗屁,里面供的是祖宗,你说那话就不怕晚上被你家老人拿罚吗?”

  这事传到分出宗的村民听到,恨不得立刻和另一边划清界限。王修晋听到后挺庆幸的,早些分宗挺好。请人算好了日子,在腊月十二这天请祖宗的灵位牌。

  早晨,所有分出宗的男丁,不论老少都身着重孝,到老祠堂先磕头,接着由王涣之将曾祖的牌位抱起,之后是王修柏上前,然后是王修晋,接着便是另一家子的人上前……王涣之抱着牌位向祖宗再次行礼,便往出走,一个接一个,王涣之走到祠堂的门口,便响起炮杖声,一路未断,直至将牌位请到新祠堂外。抬手扯下之前遮挡的黑布,王涣之念念有词的说了一番话,然后大步走进祠堂。

  新的王氏族人在列祖列宗面前磕头,为祖宗上香,在铜盆里添上上好的祭祀有品,又磕了头。王涣之净手后,开始写新的族谱。与旧族谱不同,新族谱中添了女丁的名字,除此之外,王涣之列出的十数条族规,条条严厉,却没有人反对。待王涣之写好族谱供在供桌上,香炉中的高香飘出莲花状,十分的惹眼。

  分完正式完成,王涣之并未立刻开了学堂的门,而是重新规划,族人与外人必须要有所区分,虽说他们家不差米粮,但也不能给一些人造成分不分宗没啥太大区别的错觉。

  王修晋并不知父亲的打算,他正在给赵四准备回京的东西,因为分宗的事,赵四一直拖着,没有在入了腊月就启程回京,现下安排完城中工坊的事,他便不能再拖着不回京,且赵四一直没等到父皇的回信,心中总是挂念。

  送走了赵四,便迎来了打京城来的送亲队伍,带队的是春大人的长子。春公子早年便中了进士,却未入朝为官。王修晋帮着大哥将送亲的队伍安排在城中住下,又要帮着长姐准备年节送礼的东西,又要跟着忙婚礼的事。没几天人就瘦了一圈,直扫晕了过去。

  王修晋这一晕,可把家里的人吓得不行,王修柏的公事推了从医馆请了大夫直奔回家,王琇芸小心的照顾弟弟,王夫人只能干着急,至于王老爷也是一脸的焦急守在门口。

  大夫喝了口茶顺了气,才过去给王修晋诊脉,没一会儿便松了手,抬眼便见一家子焦急的视线,“过劳成族,思虑过重,我施针后便能醒,需多休息几日。”大夫打开随身带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根长针,给王修晋施针。待针取出,王修晋也跟着睁开了眼睛,眨了眨,怎么屋里这么多人。

  见王修晋醒了,大家才松了口气,王琇芸的眼泪哗哗的往下落,王夫人也拿着手绢擦眼睛,王涣之吐了口气,负手而去。王修柏着管家送大夫回医馆,才转身进了弟弟的院子。之前因为弟弟能干,让他忽略了弟弟了年纪,懊恼的狠狠的拍了下额头。

  “弟,从今儿起就好好在家休息,旁的事就不要管了。”王修伯轻拍了拍弟弟的手,“只等着大哥成亲之日喝喜酒便是。”

第103章

  让一位每天都忙碌的人突然闲下来, 哪能受得了。第一天睡了香喷喷的一觉后,王修晋便觉得缓过劲, 便呆不住了。不是要帮长姐弄送年礼的单子,被长姐伸手拍掉要去拿列完的单子的爪子, 然后哄出了院子。王修晋无奈, 便想着去管家那看看, 大哥把成亲的事交给了管家, 他不能做累活,帮着把把关也没啥,哪想刚见到管家,就被管家恭敬的送出门。王修晋站在院子里望了望天, 感觉自己成了多余的似的,抬手拍了下额头, 拍散脑中所想, 抬步去见母亲。

  迈进父母住的院子,王修晋没让院子里正在给树剪枝丫的仆人进屋传话,而是迈步直接往屋里走。古人很讲究礼数,男女大白天是干不出什么出格的事, 所以王修晋也用不着避讳。进了屋, 便见母亲正在挑选料子,王修晋几步就走到母亲身边。王夫人抬头见是儿子便把料子放到一帝, “身体可好了,前儿可吓坏我了。”王夫人拉着幼子的手,仔细打量儿子, 脸色比之前红润不少,也比前儿精神。“看着精神了。”

  “娘,我没事了。不用担心。”王修晋站在母亲身边,“我保证绝对不会再累着自己。”王修晋知母亲担心自己,当日他醒过来,母亲亲手喂他吃东西,又守了他一夜未眠,直到睡醒确定他无事,才被人劝着回来睡觉。王修晋觉得特别对不起母亲,母亲身体近几年养好了些,却又被他突然晕倒吓到,好在请来大夫给诊了脉,没有什么事,不然他的罪过就大了。

  “你啊!我很早之前就想说,家里的钱够用就好,便是你大哥,也你不用多管,应是长兄为父,他照顾你才对,哪能反过来让你照顾他。我知你心气高,可也要量力而行。”王夫人拍了拍儿子的手,“如今分了宗,地里的事就让管家和城里的掌柜管着,你专心去做皇上交代的事。”

  “娘,儿子知道了。”王修晋苦笑。说到地里的事,王修晋在想四皇子现在有没有到京城,之前送进京城的信至今还没有个回音是什么情况?

  四皇子这会儿还未到京城,可在京城中,除了几家有守城之功的将臣之府还挺有要过年的气份,其余的大臣都是人人自危,连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就怕刑部的人下一个要招唤的就是他们。

  李将军府里虽没有多少欢喜,却也不至于自危。今年将军府出了不少事,又加上有些人上门求情,李家干脆就闭门谢客,今年的年礼有李俊良亲自带人压车跑一趟王村,顺便参加王修柏的婚礼,还有一事想要与王宰相细聊,李俊良虽不待见亲家公,却也知道亲家公的学识非常人能比。

  一路奔波,终于在王修柏成亲前赶到了梧县。李将军莅临,王修柏自当在城门相迎,虽说文武自古以来都不对付,但官职放在那,再不对付一小小的县令对比大将军,就得恭敬的行礼。李俊良却没让王修柏的礼拜下,“此次前来只为走亲,不见汝只着便服。”

  “李叔。”王修柏非常从善的开口叫人。李俊良闻言大悦,抬手拍了拍王修柏的肩膀,然后搓了搓手迈步进城,一边走一边问王修柏成亲之事准备得如何。王修柏在李俊良身后咧了下嘴,刚刚被拍那两下是真疼,若不是怕招人眼,他肯定要揉揉,回去后得用热毛巾敷敷。

  李俊良到达王村才听说前几日王修晋累晕的事,与亲家见过面后,不等王修晋去拜见他,他反倒亲自去看小辈。王修柏看向父亲,他以为父亲会拦着,毕竟远来的长辈去看小辈于礼不合,而小弟的身子已经无大碍,这若传出去,好听的是李将军对小弟重视有加,不好听的话可都得扣到小弟的头上。王涣之起身,只留下一句去书房,然后便离开了。王修柏看向母亲,父亲性格古怪,母亲总不能不说道几句。

  “不会有事的。”王夫人拍了拍长子的手,让丫头退着轮椅回院子。

  王修柏见无人在意心不甘,却也不好跟着去弟弟院子。刚吩咐完管家给来客准备院子,想要在此等着李将军,便听仆人讲衙役寻人,待见到衙役之后,王修柏只能赶着回城,知府将到城口,他需亲迎。

  王修晋见到李将军非常的意外,因为辈份小,又没有官职在身,王修晋在得知李将军到后,便准备等管家安排好了住处后再过去拜见,哪里会想到李将军会突然过来看他。“李叔。”李俊良看着长得老成,却没有王涣之年岁大,理当叫叔。王修晋起身要行礼,被李俊良拦下。

  “我来是有两件事要说与你听。”李俊良亲自过来一趟无单是为送年礼和参加亲家中的喜事,除了要和前王宰相单聊之外,便是要和王修晋细聊。

  王修晋为李将军倒茶,挥手命伺候的仆人退出去后,才坐下,待李将军开口。

  “第一件事便是两季稻之事,为国为民,都乃好事。”李将军并没画圈圈,直接把话挑明,“圣上之意,由南起三城试行两季稻,还请贤侄派人去指导。”李将军可没有什么有违天意的想法,他觉得只要是有粮食不让百姓饿着,把国之粮仓装满就是大功。

  王修晋点点头,“赋税?”

  “仍同以往。”李俊良给了准话。“若有违着当斩。”

  王修晋倒吸了口气,他知古人律令严苛,却还未见过斩首之事。转念想到父亲领着一大家子回乡,着实是万幸,若是暴君怕是早把他们家满门抄斩了。

  “修晋啊!你们远离京城,大概对京城之事知道的不多。”李俊良意味深长的看着王修晋,只因一封信,整个京城为官者人人自危,不论文官还是武官,宅院内都被刑部关顾,还真整出不少事,被请去刑部大牢的人不在少数,没被请去的人,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刑部的人杀个回马枪。

  “哈”王修晋不解的看着李将军,啥意思?他虽不在京城,但也与京城中的李菻善保持着书信来往,不过最近一直没有收到李菻善的信。

  李俊良看着王修晋,若小孩儿知道他的信引出那么多的事,不知将会做何反应。李俊良没说户部尚书刘大人与蛮子通信有无,也没说刘大人家中财簿记载的钱财能顶半个国库,更没说抬出来的金银珠宝的箱数,如何让皇上震怒。只说户部尚书觉得种两季稻有违天和。

  “屁,愚昧,无知。”王修晋跳起来,瞪眼。“若是种田的好手,别说是一年两季稻,便是三季稻也可一试。”王修晋记得在哪个新闻里见过三季稻的事,只是以他之力是不太可能做成。

  “当真?”李俊良惊得站了起来。

  “我是不行,那真的是需要种田的好手,从育苗到插秧都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一点一点的推进。”王修晋摇头,“现在能弄推广两季稻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李俊良想想也是,如果南方都能种植两季稻,那么年产也会提高不少。“是我性急了。”说完还大笑几声,或许若干年后,王修晋便能种出三季稻。李俊良又和王修晋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才起身离开,他还要去见王涣之,待走到门口处,从衣襟中拿出一封信,“这是菻善给你的信,菻善那孩子从小就受了不少苦,以后你们俩要好好的。”

  王修晋忙应声,心里却对李俊良进行一番鄙视,早干什么去了。别看李将军现下极力弥补以前的过失,但和父亲没多大的区别。一个不管事,虽护着儿子,却也没少坑儿子。另一上把儿子往死里坑,等到儿子捡回了条命,突然又醒悟了,反悔了,想弥补了,这儿子命大,如今活着,真若是坑死了,再反醒还有个屁用。送走李将军之后,王修晋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回屋拆信。

  李将军说是要去寻王涣之,却转个身随管家去了休息的院子,他从进了王家的宅子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在管家的引荐下,李将军把宅子大体转了一圈,不得不叹宅子修得好。回到院子,屋子的地龙早已引上,烘干了屋里的潮气,李将军简单梳洗了一番,又小憩一会儿,才出门去寻王涣之。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