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和_第423章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不应该啊,以大宁儒学和卫学的人数统计,比例完全不对。刨除鞑靼和女真,再去掉准备科举和武举的,同时减掉台阁体不过关的,也不该只有这么点人。

  那些从京城发来支教的犯官,半绑来的儒师,难道不想趁机回京?

  还是说,大家集体提高了思想觉悟,立志扎根边疆,报效国家?

  都事表示,这个下官不清楚。不过,在名单送来之后,已有两人找上他,想活动一下,将名字从呈报的单子上划掉。理由很简单,字写得不好。

  “果真?”

  都事点头,“果真。”

  “如何证明?”

  都事表情微妙,“此二人言,右手不慎被砖砸伤,三月内将以左手写字。卑职看过,的确是伤了。”

  孟清和:“……”

  朝廷的诏令上写的是修书,不是服苦役,用得着到自残这个地步吗?

  看看都事,再看看纸上的名字,孟清和摇摇头,到底拿起笔,将两人的名字划了下去。

  事已至此,人家不愿意,总不能绑去南京吧?

  在核实过余下四人的各项条件之后,大宁举荐的贤才只剩下两人、名单送到北京,沈瑄沉默无语。

  再看汉王和赵王举荐的名单,更加无语。

  顺天八府,大宁诸卫,宣府之地,广宁开原,就举荐出十个贤才?

  捏了捏额头,定国公心一横,十个就十个,照实报!

  边塞之地,民风彪悍,尚需教化之功,天子应能体谅。

  永乐二年十二月戊寅,各府州县举荐的贤才名单陆续送达京师。

  经朝廷第二轮选拔,入选的宿儒生员,将在年后启程进京,参与修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清楚,自己参与的将是何等盛事。许多人进京的目的,不过是为今后的科举和官场铺路。

  同月,日本朝贡的师团登陆宁波,在大明卫军的“护送”下,前往南京。

  郑和船队已从日本起航,继续南下,奉皇命往安南一行。

  船队携带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日本和琉球诸岛换回了不少的金银。

  兴宁伯派来的人却有些特立独行,除了金银之外,还“换”了五六名工匠,都是制作倭刀的好手。上了船,这些倭人都被集中看管。郑和知情,特地派人询问,随船的丁千户亲自拜见郑和,取出孟清和的亲笔信。

  读过信,郑公公二话不说,同样加入了换人的行列。

  不换?

  不换也得换!反抗的定然是倭寇,统统抓起来!

  郑和的换人行动得到了王景弘的大力支持。

  很快,汉王和赵王派来的人察觉了其中端倪,想跟着动手,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好在有丁千户告知,兴宁伯有言,此次换来的工匠将无偿赠送两位殿下一批。当然,大头还是要献给天子的。

  几句话下来,说得众人眉开眼笑,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前武库司郎中,虽然离开文官队伍已久,一身本事却没落下。

  丁千户会做人,会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他还不晕船!

  选派丁千户随郑和一起下东洋,孟清和都不得不赞叹自己有识人之能,果真是眼光独到。

  于是乎,在郑和的船队中,多出了一个深得兴宁伯真传的丁千户,下西洋的历史,也将因此而变得不同。

  

  第一百四十六章 震撼的年礼

  

  永乐二年丙申,新年临近,金陵城内格外的热闹。城中的客栈食肆,几乎日日客满。

  朝鲜,安南等番邦遣使朝拜,献上方物,以贺正旦。云南四川等地土司也纷纷来朝,又有各地藩王派遣朝贺的队伍,尤其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进献的嘉禾,主动缴纳的粮税和金银,更为这份热闹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永乐帝感慨,到底是自己的儿子,处处为父皇着想,很好。

  感慨完,一个个的敲打藩王,瞧见没有,侄子都有这么高的觉悟,做叔叔的是不是也该有点表示?

  藩王咬牙表示,一定改正落后思想,努力向侄子学习!

  永乐帝满意了,朱高煦和朱高燧再一次遭到了严重的表扬。

  朱老四的兄弟们是不是心在淌血,就没人关心了。

  之所以给老爹送钱,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是故意找其他藩王的麻烦,只因朱高煦和朱高燧的确有这个底气。

  谁让人家有钱?

  自就藩以来,兄弟俩一心忙着领地大发展,开垦荒田,种植粮食,鼓励畜牧业,开发工商业。有人在耳边念叨些五四三,直接一脚踹飞。

  此举并非表明朱高煦和朱高燧对南京的那把龙椅不感兴趣,而是他们发现,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些事上,不如下地种田,到市场体察一下民情,做点有实际意义的事。

  老爹龙精虎猛,挥鞭子抽人一点不含糊,成日里惦记着难以实现的期望,完全是和自己过不去。

  平王的例子摆在眼前,又有孟清和不时的敲边鼓,无论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都不想成为第二个朱高炽。

  顺应心意的,未必是真心为自己好的。

  明明不是自己干的,却不明不白的背了黑锅,被老爹厌弃,即便同朱高炽不和,也难免流两滴同情的泪水。

  在这种思想趋势下,朱高煦和朱高燧渐渐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实干派。谁敢继续在耳边撺掇,踹飞不算,还要补上几鞭子。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