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帝江山_第255章

绍兴十一Ctrl+D 收藏本站

  

  拂晓时分,萧山再次发动攻击,完颜亮万万没想到入夜交战,才不过一个时辰,萧山会再次发动攻击。

  

  他一面安排撤退,一面仓促应战,金人的伪军一看自己的抛石机被烧毁,久攻不下,萧山还有了援军,主帅又在准备撤退,根本斗志全无,有的甚至在交战的时候大喊“萧将军我是汉人,饶命!”

  这种情况倒是非常出乎萧山的意料,他根本不知道完颜亮准备走人,只以为完颜亮军中出现了变故,在观察到完颜亮撤退的旗帜东倒西歪,队伍纷乱之后,立刻传回号令,全线追击,并且号称自己的援军有两万之众,又命骑兵马尾巴上绑树枝,来回奔跑以虚张声势。

  

  这次战斗很快结束,在萧山的一句“丢下兵器,宋军不杀自己人!”的叫喊声中,上千伪军一齐丢掉兵器,坐在地上。完颜亮准备撤退却万万没想到竟会被萧山在这个时候抓到了空子。他一时也不知道萧山到底有多少兵马,只是昨天夜间见到人不少,各个都是精兵强将,此刻见自己的伪军头像,更加顾不得他们,单带着自己的嫡系和亲信,仓皇离去。

  

  完颜亮这样一跑,萧山就追的更加带劲,直到此刻,萧山才能深刻的理解到《战争论》中的那句“战果一般都是在追击的时候获得,并且会迅速的扩大”是个什么意思。

  本来的交战是萧山稍稍凭借一己之勇站了点点上风,而在这种追击中,优势迅速的扩大,完颜亮所带兵力迅速的瓦解,短短两三天,就已经缴获丰厚。

  

  萧山带兵追击,他人少不敢追的太紧,害怕完颜亮狗急跳墙回来找自己拼命,他追一阵停一阵打扫金军散落的物资,交货俘虏,一直追出宋朝边境,接近金人城池才收兵回来。

  

  此次战役可谓宋军大获全胜,萧山缴获了战马五百余匹,俘虏千人,物资粮草不计其数。他将此事上报朝廷,也没对赵构做太大的指望,以为对方对多说一句“卿须努力”。但他却万万想不到,一个月后,在他血战信阳,身负八处创伤,尚且伤痕未愈的情况下,收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赵构的责备——汝等不遵和议,挑起事端,实在有负朕之期望。念卿昔日有功,此事不在追究。若再有金兵前来,当约束部属,不要追讨过界,勿慢朕言。

  

  

  94、第一更

  

  让萧山没有想到的,是他血战信阳,身负八处创伤,等到的不是朝廷的表彰,而是朝廷的责备。

  

  萧山明明知道赵构这种表现很正常,但也忍不住有些失望。张孝祥摇头叹息:“我等如此艰辛,为天子守土,朝廷未免有失偏颇了。”

  

  萧山听了这话,心中一凛,来这里这么长时间,周围的环境熏染,他竟差点忘记了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战。

  

  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宋朝再振,为了中华安强,为了实现他和赵瑗当初两人的约定,为了沦陷地的大宋子民……在众多的理由中,并没有一条是为了赵构。那么现在赵构怎么做,怎么看,又有什么关系?

  

  萧山拍了拍张孝祥的肩膀,正色道:“不是为了皇帝一个人守卫疆土,而是为了国家。他一个人,并不能代表国家。”后世常说,政府和国家不是一回事,爱党和爱国也不一样,虽然在萧山所受的教育里面是党国一体,但这种说法他并不陌生。上千年前的张孝祥却不能接受天子不能代表国家这种话,但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道:“萧兄,这种话可不是你我该说的。”

  

  刘锜倒是安慰了萧山一番,又夸奖他这次打得不错,并且替赵构解释:“官家也有他的难处,我们做臣子的,不可和他置气。”

  

  萧山一笑,将这件事情丢到了脑后。

  

  十多天后,朝廷又送来了一批兵器,说是补上之前折损的,附带的还有一些伤药,以及两名大夫前来给萧山治伤。萧山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虽然并不需要额外的治疗,但上面的这个举动让他的心中稍微好受了一点,毕竟武器和伤药,比起书面的表彰起来,更加让人振奋。

  

  长江上游一带,平安无事,虽然赵构说不准追讨过界,又说不要违背宋金和议,但刘锜还是命萧山又多派了一些探子,过界前去打听情况。

  敌情很快的打探了回来,这次是完颜亮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对南边用兵,出动的兵力也不多,仅有十多万,在信阳损失掉小部后,依旧有十万之众。

  

  而根据其粮草的调动和行军的意图来看,完颜亮带着这些兵马,绕道而行,一路往东,意在淮西。

  

  这次的消息是萧山所派的人报告回来的,萧山立刻将这件事情报告了刘锜,并且也给临安的朝廷送了急信,告知完颜亮怕是要南侵,金军不日就会出现在淮西一带,希望能够早做准备。

  

  信阳离临安千山万水,兵马调动恐怕要走上一个多月,但送信的只一个人,走的快,七天之后,信已经送到了临安枢密院中。

  

  签署枢密院事汤思退将此消息报告给了赵构,赵构有些难以相信完颜亮会真的南侵,他一方面下手札给两淮处得将领命其严加守备,另一方面,却不做任何调动军力的准备,反而是给完颜亮上表请求两国永世修好。

  

  完颜亮要南下的消息,并瞒不住,第二天基本上临安所有的重要官员都知道了。

  

  以汤思退、叶以问,万俟思等为首的官员,都说此次不过是边境冲突,不易在国内大肆调动兵马,以免引来金国的责问,给其借口大肆入侵。算是附和赵构的意见。

  

  而以陈俊卿,史浩,赵瑗,虞允文等为首的官员,则主张立即调动兵马,前去御敌,争取主动权。

  

  赵构在众臣的劝说之下,只是死死的抱定议和,根本不相信完颜亮会南下。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