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行有常_第188章

长恨歌行Ctrl+D 收藏本站

第130章 长宁

  开皇八年三月, 天子杨坚下诏, 历数陈主之过,南征之意, 溢于言表。

  杨俨已于去岁受封了长宁王,因着他父亲杨勇在尚未被封为太子的时候, 在北周的封号就是“长宁郡公”,而这种最初封号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杨俨作为太子长子受封了太子从前有过的封号,虽未被封为太孙,但天子有意让他做太子的继承人,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杨俨这一年七岁, 再过两年, 若是他愿意,便能请求天子外放就国, 镇守一方。

  汉王杨谅得宠, 因此相比于他的几位兄长, 一直到成婚后二十多岁, 他才出京就藩,偏偏受封的年龄又早。

  所以在大隋, 看哪个皇室子弟得宠,一看他受封的年龄, 二看他什么时候就国、外任,三看外任之后的待遇如何、权力有多大。

  杨俨六岁受封,比起他后头有七个弟弟在开皇十六年一起受封, 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他这样受宠,谋求外任的可能性比不受宠就低,但是如果成功了,到好地方的可能性就高。

  不过目前紧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而是年末的伐陈。

  虽然名义上主持伐陈大事的是晋王杨广,但是实际上,三军之事,皆参决于高颎。

  杨广只是名义上的领头人,实际上办事儿的人是高颎。

  既然都是挣名望去的,那为什么可以让晋王杨广办,不能让太子杨勇办呢?

  当然了,按照杨坚“性多忌克”的个性,太子过于能干,在他的手下是讨不了好的。

  给太子增加名望,对于皇帝来说,他的权力与地位就多受一份威胁。

  可是太子杨勇不行,晋王杨广就可以吗?

  杨坚这个人,公认他是“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杨勇因为是太子,所以对比他的兄弟们,杨坚的猜忌都冲着他去了,要是把杨坚的目标分散开来,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作为七岁的皇孙,杨俨早已启蒙,被封王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提议的人是太子冼马陆爽。

  太子冼马,乃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后来唐朝的魏征还在李建成府上的时候,任的就是这个官,不过概因后人误传,由冼马被写做了洗马二字,如今的字形已经混同了。

  陆爽之子陆词任承奉郎一职,在后世中国的语音史上,其人所占的地位极高。

  陆词,也就是陆法言,其所撰的《切韵》,是后世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对后世的音韵传承、考证有很大的影响。

  给杨俨启蒙的人是从东宫出的,他的老师当然不只一个,陆词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现在的陆词还是太年轻了,让他当杨俨的老师,纵然只是其中之一,看的也应当是其父陆爽的面子。

  陆爽卒于太子冼马任上,到了杨勇被废,杨坚迁怒其家人,陆词后来被夺官,只可惜杨俨那时候也是自身难保,陆家只是被夺官,生活还算有保障,他也只是私下里照拂一二,没有再与他们联系。

  而陆爽即便身死也被迁怒的原因很是可笑,只因他上奏天子,道是“皇太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

  等到太子杨勇被废了以后,杨坚自然不能承认是自己没有教好儿子,杨勇能被立为太子,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他废太子的时候说的那样不成器,只能寻找几个供他出气的替死鬼。

  太子的儿子们没有名字,陆爽作为东宫属官,请为皇孙取名,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在杨坚“我孙制名,宁不自解?陆爽乃尔多事!煽惑杨勇,亦由此人”的结论下,陆爽的子孙后代一并被免官,终隋一朝,受累不少。

  这日的课业完成后,杨俨便跑去寻祖父祖母,中间路过玄武门,见杨昭在那里玩耍,又把他给带上了。

  养在杨坚夫妇膝下的皇孙就只有杨俨和杨昭两个,因着他们的父母都长年在外,所以和祖父母的感情更好一些。

  杨俨比杨昭好一些,杨勇作为皇太子,每年都有回大兴城,不像其余诸王,都是隔几年才回来一趟,因此杨俨与杨勇见面还算频繁。

  加之平常他都有书信与杨勇联络,告知自己身边日常发生了什么,让杨勇虽不在他身边,也能知道他的成长轨迹。

  再加上之前杨勇的身边虽只跟了一个太子妃元氏过去,但也只是让他们的关系不再恶劣,杨勇对自己的太子妃依然十分冷淡。

  个中原因,实不明了,但是太子妃依然未有一儿半女,却是不争的事实。

  索性这辈子在杨俨的刻意经营下,她对杨俨原有的几分喜爱愈发增加起来,杨俨是长子,名分上就占优势,她也不介意锦上添花。

  若不是他们通信来往都是家书,恐怕朝中早就盛传太子妃要将长宁王殿下记入名下养育了!

  除了同母的二弟杨裕之外,杨俨后面的几个弟弟,生母都已与他记忆中不同。

  当然了,因为秦王杨俊、蜀王杨秀府上也有庶妃及庶出的子嗣,独孤皇后看到夫妻情深的盼望大概只能在次子杨广和幼子杨谅身上实现,也就不再过分苛责杨勇了。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杨勇出镇洛阳之后,云定兴就没有了时常出入东宫的理由,蛊惑太子不学好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要杨俨说,上辈子他要是知道后续发展的话,早就使法子让杨勇被调离京城了,哪里还会眼睁睁地看着还算靠谱的老爹最终被外公坑成了猪队友。

  杨坚政务繁忙,最忙的时候,从大清早开始,一直到太阳西落,他都在处理政务,寻常人劝他是没用的。

  杨俨拉上杨昭,先去独孤皇后那里坐着,转借独孤皇后的手,让杨坚先休息一会儿。

  即使是皇帝,也应当劳逸结合嘛!

  杨坚过来之后,他们便在一道用饭,偶尔说起课业上的事,政务的话,杨坚与独孤伽罗夫妻二人也会说一说,但是杨俨是很少插话的。

  不过今日,杨俨却是主动提起了南征的事。

  杨坚要南征灭陈的事,随着他的诏书发布,整个大隋都已传遍了,杨俨清楚自然不奇怪。

  事实上,十五岁的汉王杨谅对南征的事情也很感兴趣,被唤来一同吃饭,杨俨提起这话头以后,杨谅马上就接了下去:“阿耶,孩儿也想为君分忧!”

  杨谅话语中满是跃跃欲试的冲动,最是宠爱幼子的杨坚叱了声“胡闹”。

  杨谅依然不依不饶:“阿耶,孩儿已十五岁了,二兄他们出镇一方的时候都没我现在大。”

  “南征之事,虽是倾国之战,不过陈主无道,大隋准备日久,当是轻而易举。况且有你二兄、三兄在,益钱觉得自己可越过他们成主帅吗?”杨坚丝毫不为爱子的言语所动,依然老神在在的模样。

  杨谅气闷地夹了一筷子菜,转眼看到的杨俨,便不服气地说道:“那还不如让大兄去呢!大兄去当主帅,我同二兄、三兄他们都统领一军,这总没问题吧?”

  杨勇这个太子有了像其他做藩王的皇子一样出镇一方的先例——虽然他镇守的是洛阳这个东京——因此杨坚竟开始认真考虑杨谅的话来。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