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里的小娘子_第177章

荔箫Ctrl+D 收藏本站

“那……那我明天就让两位侧妃着手准备。”玉引低下头,默了会儿又说,“让苏氏和乔氏也一起吧,和婧兰婧都喜欢她们。”

“你看着安排。”他一笑,“交给你安排我放心,你也让我放心便是了。”

.

善亲王府,孟君泓在送走魏玉林后只觉冷得像是置身冰窖。他不让人进来,也没说一句话,只静静地坐在那儿,沉浸在震惊中回不过神。

魏玉林说……他马上就要登基了。

他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除却他要坐上那万人之上的位子以外的另一层是……父皇要驾崩了。

孟君泓当时就出了一层冷汗。

他不懂医术,不知道父皇的病有没有那么严重,但他只是觉得,近来父皇的精神头似乎都还可以,至少没有病重到让身边人能预料出他还有多少时日。

魏玉林这是要弑君……

他打了个寒噤,茫然地向魏玉林道:“公公这是要我不孝……”

可魏玉林很平和地告诉他:“殿下听下奴一言。此中并无甚不孝之说,皇上病重已久,纵不是即刻便要西去,也不过这一年两年的事了,并无太大差异。而殿下您又甚合圣意,如此这般,那位子横竖都是殿下的,下奴不过是帮殿下早一些坐上去而已。”

他如鲠在喉地想要争辩,可魏玉林又说:“殿下您想想,自皇上生病之日起,也有三四年了。这三四年里,一直不问朝政,而殿下您正值年少有为之时,此时承继大统,不止是为您自己,也是为了天下社稷。”

孟君泓说不出话。他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他也知道自己想谋求那个位子,一直以来都只是为了自己。

再则,他真的没想过弑君弑父。

但最终,魏玉林说服了他。

魏玉林说过了软话便来了应的,他告诉他说,此时于他而言不过是两条路,一是假作不知此事,等着他们将事情办妥,然后安安心心地登上那个位子;另一个,则是去告发此事,那他魏玉林若死了,也保证让他活不了。他会让皇上认为他这个皇十子是与他们一伙的,只是因为出了分歧才去告发,让皇上知道他根本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一人之上或者阶下囚、甚至身首异处,魏玉林要他抉择。

而他做不出其他选择来。

他只能点头答应。

.

接下来的两三日里,天气好像突然热得快了。

太阳炙烤着大地,仿佛有意将一切都加加温,让一切人和事都无法再故作冷静,那股暗潮也在高温中愈涌愈烈。

谨亲王府,孟君涯静听着宦官禀话,一语不发。

底下跪着的宦官在这股安静中冒了一头的冷汗,还是不得不定住神继续说:“齐郡王阖府去了江南;浦郡王说王妃病了,从东边寻了个神医,将王妃送去看病了,几位郡主和小公子都陪着;逸郡王那边说是王妃想向定妃娘娘的娘家尽尽孝,是以王妃连带两位侧妃、两位妾室和府里的公子郡主们都去了济南,今天天不亮启的程……”

那宦官说得都气虚,觉得自己说完之后,王爷准得让人把他拉出去打死。

他还觉得,各位殿下也是真不够意思。平日里说起来都是亲兄弟,眼下大事当头,一个个全跑了?

不料,谨亲王听完后只是一笑:“好。”

宦官:“……?”

谨亲王的手指敲了敲桌子:“出京的那些,你派人追上去说一声,让他们近两日加紧赶路,能离京城更远些便更远些。”

“是……”宦官迟疑着应下。

“我那些还在京中的弟弟……也让人送信去,就说多谢他们留下,让他们把近三年与谨亲王府的书信往来都烧了吧。我若败了,罪名我自己担,与他们无关。”

“……爷。”底下的宦官磕了个头,终于大着胆子直起身,“您、您真的要……”

“快去。”谨亲王眸光一厉,不由分说。

逼宫篡位,这是大不孝的事情,先前的三十余年,他都不曾想过自己会做出这种万人唾骂的事。

但是,眼看着君父丧命和逼宫篡位谁更不孝?

说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作者没话说

#玩家【魏玉林】【孟君涯】已进入备战状态#

#完成度:50%#

☆、第102章 逼宫

一行人到济南的时候,天正热得厉害。定妃的母族先一步为他们安排好了住处,住的是当地知名的乡绅金家的宅子,里里外外都明显重新拾掇了一遍,看上去比王府也差不了多少。

几个孩子都累了,安顿下来后,乔氏便与玉引一起哄阿祚阿祐休息。环顾着四周,乔氏有些忧心道:“这宅子瞧着不像别院,那是他们自家人住到别处去了?咱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感觉跟抢了旁人的住处似的。”

玉引一哂:“这你不用担心,皇亲国戚下榻,搁到寻常人家,那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情。”

慢说皇亲国戚,就是谢家这样对皇亲国戚根本见惯不怪的世家,在这方面也还是有些讲究的。谢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方亭子,家中的小孩子概不让进,大些懂事了才允许到里面小歇喝茶,原因便是当今圣上从前到谢家时,曾与她的几位叔伯长辈在亭中吟诗作对,从此那方亭子就成了个“圣地”。

玉引儿时对此不解过,她问母亲说:“为什么要这样?皇上才不会管我们去没去那个亭子里呢。”

母亲便说:“那你不念经,佛祖也不会管你呀。”

她仰着头反驳:“佛祖会,佛祖什么都看得到!但皇上看不到啊?皇上住在皇宫里,不知道咱们家里的事情!”

她这么说,逼得母亲不得不换个思路跟她解释。母亲就告诉她:“皇上是天子,他有福气,他待过的地方也会留下福气。所以我们想把那份福气保住,不能让小孩子玩玩闹闹的破了福,这样,家里才能长盛不衰。”

这番话,玉引当时信了。加上家里确实一直繁荣昌盛,她觉得和家中对天子的尊敬有些关系。于是她一度对那方亭子十分敬畏,有时逢年过节回家她还会抄一卷经敬到亭子那里,就是希望上天、天子可以保佑谢家。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