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枣儿沟发家记_第155章

南侠小展Ctrl+D 收藏本站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江池宴额上竟累出了汗。

江逸看着心疼,忍不住说道:“爹,这活我能干不?要不换换您?”

江池宴手上不停,边掐边说:“看着简单,实际得找准穴位,你暂时还做不了。不过,你若有兴趣爹得了空就教你。”

“不不不,不用了!”江逸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上次江池宴心血来潮检查他的《大学》,江逸没背好,竟被他罚了三个手心板。

从此之后江逸森森地认识到,再开明的爹,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做法也会是千篇一律的简单粗暴。

其他人同样想到了这个茬口,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江逸羞了个大红脸,埋怨地看了江池宴一眼——都多大了,还打手心!还当着小宝他们的面!

江池宴看着江逸又怨又怕的小样子,畅快地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于婆婆“呃——”的一声,打了个长长的嗝。

江池宴松了口气,总算来了。

这个嗝就像开启了一道闸门,接下来,随着江池宴的掐揉,于婆婆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着长嗝。

众人不明所以,于大壮更是担忧地问:“大、大夫,我娘没事吧?”

“怕什么?”江池宴笑着说,“你娘肚子里有胀气,能打出嗝来就好了。”

果然,于婆婆打着打着就醒了。不过似乎也没完全清醒过来,她以为还在自己家,含含混混地说了句:“大壮,快别忙了,娘好了,一点都不疼了……”说完就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表情却比先前安祥了很多。

江池宴停了手,压低声音说:“行了,再好好睡一觉明天就能好利落。大壮啊,你娘这病要想以后不犯就得好好调养,不能大意了。”

于大壮高兴得什么似的,要不是众人拦着,他都想给江池宴下跪了。

等他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才想起来问:“咋、咋调养?”

“用山药和小米熬了粥,一天三顿地吃,凉的硬的不能吃,豆子这种会胀气的也不能吃。平日里注意保暖,水必须煮了再喝……”江池宴不厌其烦地说了些注意事项。

于大壮一一应了,又恭敬地问:“用不用吃什么药?”

江池宴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地说:“若我没看错的话,这病大多是饭后疼,平时倒不会有什么,整日里吃药反而不好,餐饭上注意些,饭后稍微走动走动,别冷着别累着就不会再疼了。”

于大壮信服地点点头,激动道:“您说得真对,我娘就是吃完饭疼,有时疼得她在床上打滚,不吃又饿得受不住,唉!我恨不得疼得那个是我!”

江池宴对着他温和地笑笑,“倒是个孝顺孩子。”

于大壮知道他娘没事了,心情也放松下来。他对着屋里众人谢了一圈,然后讪讪地说:“这么晚了打扰你们怪不好意思的,也是我当时急糊涂了。那什么,我就先带我娘回去了。”

于大壮说着,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线绳老旧还有些油腻,显然是存了不少日子了。

他把钱递出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夫,我家里穷,这些诊金您别嫌少,等我娘好些了我再去山上挖芋头给您补上,您看成不?”

屋里众人看着那串被摩挲得闪着亮光的铜钱,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苏白生“扑哧”一笑,说道:“你看他像什么正经大夫?你能有胆子让他看病就是抬举他了,他还有什么脸要你的诊金?”

于大壮只觉得这声音好听,不由自主地循声看去,一下子呆住了。

江逸噌地挡到苏白生前面,挥着拳头对于大壮玩笑道:“再看,揍你哦!”

于大壮眼睛往江逸脸上移了移,又忍不住去看苏白生,愣愣地说:“神、神仙吗?”

江逸骄傲地说:“我小爹就是神仙,凡人不能多看!”

“小逸,休要胡言乱语!”江池宴严厉地说。

于大壮睁着大眼,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喃喃地说:“我的老天爷耶,怪不得他们都叫你‘小神仙’,原来你们全家都是神仙呀,我今天可算是进了神仙窝了。”

众人看着他痴傻的样子,简直哭笑不得。

苏白生打了个哈欠,含糊地说:“行了,都散了吧,明天不是得做点心吗?”

江池宴点点头,对于大壮说:“今天晚了,你也别回去了,就让你娘在这里歇下吧,好些了再说。”

于大壮第一反应就是推辞,非亲非故的可不能占人家这个便宜。

不过,没等他把话说出口,老徐头就适时说道:“让客人去我住的那个屋吧!那边有炕,暖和,地方不大,正好适合他们娘俩住,我去后院跟娃子们一起更热闹。”

江池宴点点头,“这样也好。”如果把于大壮母子安排在他们屋里也确实不方便,不知道得惊动多少人跟他们换屋睡。

江逸接口道:“家里正好有山药和小米,我去熬些粥在灶上温着,于婆婆一醒就能吃上。”

江池宴点点头,江逸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忙活去了。苏云起跟在他身后,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也能陪着些。

这样一打岔,于大壮手里那些钱递也不是收也不是,推辞的话挂在嘴边上也不知道怎么往外说了。

大海给他把钱塞回怀里,小声道:“兄弟,别觉得不好意思,我家长辈心善,也不缺这些钱,留给大娘买些小米吃吧!”

于大壮犹豫了片刻,才重重地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雪一化就去山上找山货,一定要找最好的报答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  

☆、第86章 开工喽

之后,江逸专门去了趟镇上,亲自和余文俊敲定了做枣糕的具体事宜。

离交货还有半个月,江逸跟两个长辈商量过后,决定面糊由自家统一调,然后再分到各家上屉蒸。正好他们家这几个都有功夫在身,调出来的面糊不怕不粘稠。

这样一来既不用费心费时地一家家去教,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枣糕的质量。而且,农户们在蒸枣糕的同时也能把炕给烧了,家里一整天都是暖和的不说,还能挣到不少钱。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