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6章

千二百轻鸾Ctrl+D 收藏本站

听见朱江的吩咐,一旁的亲兵赶忙上前把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的方义五花大绑起来,朱江解了他的穴,亲兵推着他往外就走。方义停了稍刻,屁股上立刻挨了狠狠的一鞭:“他妈的磨蹭什么!快走!”

 冷冷地看了那亲兵一眼,方义还是回头去看了朱江一眼。朱江正在专心致志地望着窗外的腊梅。从侧面望去,漆黑的睫毛在散开的清香微微一动。时值宣和三年正月。宣和三年正月,宋徽宗赵佶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率领集中在东京准备联紧伐辽的十五万禁军精锐,以及山西,陕西的地方军队,进逼两浙,对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展开了围剿。由于苏州应奉局长官朱!抓到方腊之子方义,以此逼迫方腊义军退出苏州,并在苏州郊外埋伏强兵,重创方腊义军。

 方腊义军从此陷入被动局面。而朱!却因此而立军功,一跃成为东南栋梁之臣,从此更复得志,声焰熏灼,为所欲为,东南人民恨之入骨,背后叫朱!和他的党羽为“东南小朝廷”东南又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吃菜事魔教”教教主方腊和其他起义领导人五十二人被俘。

 八月被押至东京,斩首曝尸。宣和四年,燕京城外。远远的山凹里,搭起了黑压压的一片帐篷,驻扎的都是准备联金击辽的宋国士兵。

 童贯率领的宋军曾两次攻打燕京,都被辽将耶律大石打败。童贯又怕宋徽宗赵佶降罪,又不肯甘心,遂四处强拉民夫,补充军力。

 然而这些被迫前来行军大仗的士兵,多半都是些无钱又无权的平头百姓,根本不想为宋徽宗和童贯卖命,所以这支勉强凑出来的军队,还未初战,士气已衰。

 后营里,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卒以及军队文职所居住的地方。简陋的锅灶在烧着水,灶前蹲着一个衣衫破旧的少年,着急地想要把水烧滚,伸手掏柴,反而被随之涌出的青烟呛得咳了起来。

 “我来吧!”跑过来的一个少年,也穿得衣衫蓝缕,不过身形看来健康得多,接过先前少年手中的生柴,熟练地塞进灶膛,并拨了几下,火势立即雄了起来。

 他一面回头笑着看身畔的少年:“阿苏,你一定没做过这些活儿吧?”被叫成阿苏的少年看着这个热诚的同伴,心里好生感激,他虽本性冷漠,然而此时也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反问:“那你做过这些事?”

 莫于虎扑哧一笑,觉得这个今天新来的同伴真有趣。明明一副衣衫蓝缕的样子,看来应该身世贫寒才是,偏他一说话,又无端地让人觉得好象不食人间烟火。他一瞬间,很想了解这个新同伴。

 “阿苏,你为什么会来到军队里呢?”随便的一问,却让新来的人微微蹙起了淡烟样的眉头。烟梦般的人。想莫于虎这样大大咧咧的人,本来是不应该有这些文人式的联想。

 可是这个全身裹在污垢衣衫里的阿苏,尽管相识还不过两天,却总无端地让人联想起烟、联想起雾、联想起梦、联想起所有虚无飘渺的形体。

 是那淡墨的眉梢?是那遥远的眼神?是那空漠的情思?是那飘渺的黑发?还是那,不可琢磨的体香──看他半天不吭声,莫于虎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同伴根本不愿对自己吐露心事。

 好在他也不在意,自己先开了口:“我是自愿来参军的!”果然换得了惊异的一瞥。这个话题原不该提,一提,莫于虎突然想起了那些故乡的日子,和那个等待的人。

 他心里轻轻一涩,情绪陡地低落下来,喃喃道:“对──我是自愿的,因为──”“因为”吊在舌间,竟是滚不下来,是不想说,是不愿说,还是猛然记起这个话题原来曾与人约定,是不能说不可说的呢?对面的新同伴敏感地瞥了莫于虎一眼,低下头去,也不说话,两个年纪相若的少年,就在这清风里哑然相对。

 “莫于虎!”军队的卒长──一个也不过二十左右的汉子跑过来,气喘吁吁地道:“莫于虎!”

 “到!”莫于虎不知什么事,赶紧站起身来,道:“卒长,什么事?”卒长往地上啐了一口道:“还能有什么事!你我他妈的都是替人卖命的!不是要送命的事情能叫你?”莫于虎心一沉,问:“要打仗了?”

 卒长不理他的问题,径直说:“今儿你就搬出这里,到那边和先锋营的一起住去!趁今儿吃一顿好的吧!到明儿早一过,就不知你是人是鬼了!”说完转身就走了。望着卒长的背影,莫于虎往前追了两步,又停下,只觉心里一片空白。

 他自愿参加军队,满心里以为可以为国效劳,可是进军队才不过两个月,看到这支强拉来的军队的颓废气势,再经历了眼观耳听的现实,心里早已凉了大半。

 前两次正规军队的士兵,尚且被辽军打成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滥竽充数的军队,更少生还希望。

 他呆呆立在营帐前,心里一片茫然。毕竟还是青涩少年,遇事实难决断。忽觉身畔一缕暗香,悄无声息。──有人在背后问:“你不想去打仗?”莫于虎没有回答。身后人又问:“──你怕死吗?”

 莫于虎一怔,心里一抖,死?是,他不想死!不想死得这么毫无价值,不想这样没有用武之地的死去,──陡然转身,只听这个叫阿苏的新同伴说:“我可以代替你上战场。”

 “你疯了?卒长不是要你做文书吗?你没必要去送死的!”太过诧异,莫于虎吼了起来。愕然地看着对面的少年,他发现自己完全理解不了这个冷淡得几乎无情无欲的人。

 这世间,有人是连死都不当一回事的吗?名叫阿苏的少年,仿佛看穿了他心里所想,微微一笑,平淡而疲倦:“有人在等你回去。──我没有。──明天我代替你去,你做这个文书吧。”说完转身就走。莫于虎看着他瘦弱的背影,心里一片惘然。有人等?没人等?一个世间,两种境界?宣和四年,燕京城里。翰林供奉府。

 “大石林牙,这里袖子卷了…”“大石林牙,这里下摺有点皱…”“大石林牙,这里…”三四个花枝招展的辽国女子,似是姬妾模样,围着一个贵族打扮的青年,燕语莺声,软款温柔。

 “好啦,好啦!”被三四双纤纤细手在身上左一捏右一捏,柔腻肤触在脸颊摩挲,脂粉香浓在鼻端荡漾,饶是耶律大石自诩我心如铁,也快架不住这温柔陷阱了,只得硬起了心肠左推右搡,腾身出来,笑道:“好啦!我还有事!回来和你们慢慢纠缠吧!”

 “哎呀,大石林牙,您的衣裳这里还没弄好呢…”“就是嘛…”耶律大石整了整衣服,不耐烦地道:“得,得,得!我急着有事,哪能让你们这么慢腾腾的整理衣裳!

 再说了,成大事者何必拘于细节,衣裳弄不弄好有什么要紧?”回应他的高论的是一片娇笑声:“大石林牙,我们又不是成大事者…衣服弄不弄好可就有要紧了…”

 耶律大石又好气又好笑,知道跟这群姬妾讲大道理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也懒得再说,吩咐两句,转身就走。

 有时想想,觉得他母妃真是多事,这么几个兄弟姐妹,却似乎单怕耶律王族的香烟从他这里断绝一般,从他十五岁开始就不停的为他搜罗姬妾,没事就打听他平时最宠其中哪一个,一听说他对女色不太亲近就着急煞了,每天支使姬妾们到他房里纠缠!

 每每在他忙于军务的时候打断他的思路,弄得他啼笑皆非,无心忤逆母亲的担心,往往也只好敷衍了事。原来耶律大石表字重德,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虽然今年才22岁,已是辽国著名的将领。

 他虽生为异族,却从小熟读汉人书籍,异常向往南人文化。他善于骑射,精通契丹文字和汉字,有很深的文化素养和军事韬略。

 虽然出身王族,又颇得耶律阿保机另眼相看,他却并不以出身为荣,故此效仿平民之道前去投考,一举中了进士第,又于年前擢为翰林供奉,故称为大石林牙。他熟诵史记,看到书史里古代战将们金戈铁马,战场峥嵘时每每心向往之。

 自己也以前人为楷模,只以军务为重,儿女情长,未始放进眼里!此时骑马穿过街道,想起自己那些本来不谙情韵的契丹女子们,现在竟一古脑儿全变成了荡妇娇娃,准是又受了他母妃的什么“特殊教导”吧!想到这里,又觉得可笑。一转念头,他又想起了昨天的战事。北宋两次派童贯率领军队前来攻打燕京,都被他给打败,不料童贯那贼小子犹不死心,昨日又不知从哪里鼓捣出一支不堪一击的军队,没开战已溃不成军,一开战就逃了大半,到最后自然再一次一败涂地。

 其实象这样的军队,耶律大石一眼就看出来,毫无实战经验,准是被强拉来的民夫。故此他也颇动了怜悯之心,吩咐士兵手下留情,不必太过为难这些无辜百姓。

 一行走,一行想,不知不觉到了城门边。守城的士兵认得他,恭敬地叫了一声“大石林牙”躬身行礼,放他出城。此时正值春深,将暮未暮的原野,象一副浓重的美人妆。风也徐徐。穿过一片错落的树林,就是昨天的战场了。这是一片极其空旷的平地,却又何辜,要躺满这许许多多的尸体?满山遍野的尸体,大半都是无辜的宋朝平民。

 横着的,斜着的,缺脑袋的,掉胳膊的,被劈成两片儿的,全成了血糊糊的一具。在生前他们有不同的名字,延伸着不同的人生,书写着不同的故事,可是在死后他们却再无区别。都只是沉默的尸体。春风里,远远过来是是花香,和阳光的味道。近处弥漫开来的是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一切陷入死寂。

 兴奋的唯有一群逐臭而来的乌鸦。耶律大石虽然身经百战,对这等人间惨境久已见惯不惊,此时也觉触目惊心。他勉强抑制住强烈的作呕感,准备回城了。正在此时,轻轻吹过一阵风来。

 四围的树木,叶稍沙沙而动。这是春天的声音。从风中落下的,是浓重的血腥气息。但是,微蕴其中的,却有一缕轻微得不能再轻微的暗香。

 不真实的香气,仿佛只是一种错觉,仿佛只是梦里听见的声音。但是,却是现实。耶律大石敏锐的嗅觉非常肯定这是现实。不是花香。他回过身去,趁着太阳落山之前的余晖,仔细搜索着眼前可见的空间。

 一望千里,平林漠漠,暮烟如织,了无人迹。耶律大石又将目光投向乱尸堆里。无意地一扫,就看见左边不远处躺着的一具同样血糊糊的尸体,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