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和_第432章

来自远方Ctrl+D 收藏本站

  走出奉天殿西暖阁,兵部尚书和职方郎中都出了一身的冷汗。

  北疆,西南。

  天子为何重点提及这两处?

  莫非是有兴兵的打算?

  若真是如此,舆图一事更不可耽搁。

  正如天子所言,自己完不成天子交代的事,坐不稳官位,后边早有人排队等着。

  永乐三年二月丁卯,天子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旬日,下令召宣府总兵官郑亨回京,改镇西南。

  据南宁远州土官同知力吉罕上奏,自洪武三十七年,安南胡氏屡次出兵,攻夺其所辖猛慢等七寨,又掳掠人口,抢占粮食牲畜,发七寨之民苦役。连力吉罕的女儿女婿都被掳走,寨民更是困苦不堪。

  力吉罕实在没办法,讲理不可能,打又打不过,只能派人向大明哭诉告状。

  力吉罕派遣的使者一边向永乐帝哭诉寨民受苦受难,一边大骂胡氏胆大包天,狼子野心。

  自洪武年间,力吉罕就收到明朝的册封,被授予明朝官职。安南抢夺力吉罕管辖的土地,无异于向大明示威,在明朝的头上动土!

  “请上国矜悯所苦,惩戒胡氏!”

  哭到最后,使者表明了最终意图。

  小弟受欺负,被人抢地盘烧房子,只能向大佬求助。以大佬的实力,打死还是打残,不过是出兵多少的问题。

  甭管是哪种,力吉罕都欢迎。

  只要帮他出了这口气,地盘抢回来,他愿领寨民彻底归入大明,成为大明的一个州县。

  听完使者的哭诉,朱棣震怒,表示一定严查。查明情况属实,定然给力吉罕撑腰。

  使者痛哭流涕,叩头谢恩。随后,使者被安排住进会同馆,见到了政治避难中的陈王子,顿时如遇知音,执手相看,将胡氏骂了个狗血喷头。末了,共同面向夕阳,眼含热泪,畅想着大明出兵那一天的到来。

  事实上,力吉罕使者哭诉的情况,朱棣已经知晓。

  黔宁侯沐晟和在西南的锦衣卫,早将详细情况报知。

  朱棣扣押下安南朝贡的使团,不许他们送出消息,却迟迟没有下旨斥责胡氏国王,也没有出兵的迹象,不是对安南网开一面,只是在等郑和船队归来。

  他需要了解安南国内最真实的情况,制定最完备的作战计划,让惹到他的人永不得返身。

  二月壬申,郑和率领的船队终于从安南返回。比起去时,船队后边多了不下二十艘商船和番邦朝贡的使团。

  站在船头,英武的郑公公和王公公都是百感交集。

  活着出去,活着回来,当真是不容易。

  终于被允许走出船舱的迪亚士,两眼放光的看着船只靠岸。想到能踏上朝思暮想的土地,激动之下,又抱住了身边的军汉。

  结果可想而知,终于来到梦想国度的迪亚士,被抬下了海船。

  昏迷中,口里仍喃喃的念着:哈利路亚!

  路过的丁千户再次怀疑,他从海里捞上来一个傻子。不免开始犹豫,将这个夷人带到兴宁伯面前,真的不会出问题?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船队归来二

  

  郑和船队抵达宁波,巨大的海船陆续停靠,当地官员立刻遣快马飞驰入京奏报。

  船队载有大量货物,并有使团和商人同行,一队发型奇特,衣着同样奇特的倭人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

  宁波知府看到这些倭人,还以为是郑公公抓来的倭寇。详细询问之下,方知是从日本换回的工匠,不免感到奇怪。

  放眼当下,大明的科技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整个世界,还要特地到日本去换倭人工匠?

  郑公公下了海船,不再头昏脑涨,看谁都不顺眼。见宁波知府的表情,知他心中疑惑,没有多言,令人取来一柄倭刀,又向卫军要来一把腰刀。

  “太守且看。”

  两刀同时出窍,一声钝响,倭刀完好,腰刀却多了个豁口。

  现场一片寂静。

  郑和收刀回鞘,说道;“我朝工匠技艺精湛,倭人铸刀工匠亦有所长,这把倭刀便赠与太守吧。”

  宁波知府惭然,“是本官浅薄,多谢公公指点。”

  郑和颔首,身为内官监首领太监,别说从四品的知府,就算从二品的布政使,也不能在他面前托大。况此次出海代表的是天子之威,内安华夏,外慑四夷,该摆谱的时候就要摆。

  代表天子出巡,自然要有这个气场。便是有人在皇帝面前告状,他也有话说。

  “郑公公是马上前往京城,还是休整两日?”

  “咱家身负皇命,自然是马上出发。”

  海风吹过,天上飘起了小雨。二月的宁波,不比塞北酷寒,却也是入骨的湿冷。

  得知郑和要即刻启程,当地的官员不免有些失望,尤其是看到载满货物的海船,更是如此。

  郑和同王景弘在皇帝身边伺候,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见到众人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宁波近海,今后出航必然还要经过此处。当地官员勤勉,海陆通行还算便利,随着船队归来的消息传出,有不少商贾聚集,为今后行事方便,总要给些好处。

  两人商量之后,留下三艘海船,一艘装载有大食的香料和器皿,另两艘则是从琉球和安南等地交换的方物。

  • 背景:                 
  • 字号:   默认